耳朵胆脂瘤手术怎么做
胆脂瘤手术相关内容,包括术前需评估患者病史、进行耳部专科检查并做剪发、预防性用抗生素等准备工作;手术有切口选择、鼓室成形与胆脂瘤清除、术腔处理与缝合步骤;术后要做好一般护理、耳部护理,观察并发症,且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特殊考虑。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包括耳部疾病史、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例如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因为高血糖不利于术后伤口愈合;对于儿童患者,要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对手术的耐受性等因素。
进行耳部专科检查,包括耳内镜检查以明确胆脂瘤的范围、听力检查评估听力损失程度、颞骨CT检查来清晰显示胆脂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如胆脂瘤是否侵犯内耳、面神经管等结构,这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2.术前准备工作
患者需剪去患侧耳周头发,一般要求距发际3-5cm左右,以方便手术操作及减少感染风险。
术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通常在手术前0.5-1小时静脉给予,以降低术中感染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胆脂瘤破坏较为严重、存在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
二、手术步骤
1.切口选择
常用的切口有耳后切口和耳道内切口。耳后切口适用于大多数胆脂瘤手术,切口位于耳后沟处,长约3-5cm,可充分暴露术腔;耳道内切口主要适用于胆脂瘤范围较局限且外耳道皮肤条件较好的患者,切口在耳道内。
2.鼓室成形与胆脂瘤清除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分离软组织暴露乳突骨质。使用乳突凿等器械去除乳突气房,暴露鼓窦及鼓室。
仔细辨认胆脂瘤的边界,逐步将胆脂瘤组织清除干净,在清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周围重要结构,如面神经、听小骨等。如果胆脂瘤侵犯听小骨,可能需要进行听小骨的修复或重建,可选用自体听小骨或人工听小骨等材料。
对于中耳黏膜的处理,要尽量保留健康的黏膜组织,以利于术后中耳功能的恢复。如果黏膜炎症较重,可适当进行清理,但要避免过度损伤。
3.术腔处理与缝合
术腔处理完毕后,可放置引流条,以引流术腔可能的渗出液。然后缝合切口,耳后切口一般用可吸收缝线或丝线分层缝合,耳道内切口缝合相对简单,术后需注意保持术腔清洁,避免感染。
三、术后注意事项
1.一般护理
患者需取合适体位,如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患侧受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术后24-48小时内要警惕术腔出血及感染等情况。
注意保持耳部敷料清洁干燥,如发现敷料渗血、渗液较多,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耳部护理
术后短期内要避免耳部进水,可使用防水耳塞等保护耳部。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更换耳道内的引流条或进行术腔清理。
关注患者听力恢复情况,一般术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听力变化,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这是正常的恢复过程,但如果出现听力突然下降等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查。
3.并发症观察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面瘫等并发症,面瘫表现为患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如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等。如果发现患者有面瘫相关表现,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注意观察有无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颅内感染可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1.儿童患者
儿童在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儿童咳嗽等可能会影响耳部术腔的恢复。要给予儿童适当的安抚,减少其因耳部不适等引起的哭闹,哭闹可能会增加术腔压力,不利于恢复。同时,儿童的营养支持也很重要,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术后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对于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控制血压稳定,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影响术腔恢复;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容易导致感染等并发症。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