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是什么病
风湿性关节炎是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的常见急慢性结缔组织炎症,病因涉及感染、自身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临床表现有关节对称性多关节炎、游走性及全身症状,诊断靠临床表现评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有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病因机制
1.感染因素: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主要诱因,当人体感染该病菌后,免疫系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免疫反应,将关节等组织误认为是病原体进行攻击。
2.自身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产生自身抗体攻击关节滑膜等组织,导致关节出现炎症反应。
3.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具有遗传易感性,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患性,若家族中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亲属患病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4.环境因素:潮湿、寒冷的环境可能增加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寒冷潮湿环境下,人体血液循环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关节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炎症。
二、临床表现
1.关节症状
对称性多关节炎:常累及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等大关节,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左右两侧关节多呈对称性发病。例如,患者双侧膝关节可能同时出现肿胀、疼痛,影响行走功能。
游走性:关节疼痛的部位不固定,可在不同关节之间游走,今天可能是膝关节疼痛,明天可能转移到踝关节疼痛。
2.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9℃之间。
三、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关节症状(如上述的关节红肿热痛、游走性多关节炎等)和全身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查
链球菌感染指标:检测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体,若ASO升高,提示近期可能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有辅助意义。一般ASO滴度超过400单位常提示有近期链球菌感染。
炎症指标: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这些指标反映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CRP升高提示存在急性炎症,ESR加快也表明体内有炎症过程。
3.影像学检查:早期关节影像学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等表现,X线、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有助于评估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休息与制动:在关节炎症发作期,患者需要休息,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关节负担,促进炎症消退。例如,急性期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行走和关节负重。
功能锻炼:在病情缓解期,适当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有助于维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锻炼应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进行,如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轻度活动。
2.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可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风湿性关节炎时,生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关节功能和生长情况。在治疗时,药物选择需谨慎,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儿童胃肠道有一定刺激,需加强监测。
2.孕妇:孕妇患风湿性关节炎时,治疗需兼顾胎儿安全。药物选择要权衡利弊,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一般会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适当的休息、局部理疗等缓解症状,必要时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谨慎使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患风湿性关节炎时,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同时,老年人关节功能本身可能有所减退,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更加温和,防止过度锻炼导致关节损伤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