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的危害
心动过速对心脏功能、脑供血、其他脏器有不同影响,且儿童、老年、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受其危害各有特点,急性心动过速可致心输出量下降、脑及肾等供血不足等,慢性心动过速会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影响认知等,还会影响肾脏、胃肠道功能,特殊人群受影响更甚。
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一)急性影响
心动过速时,心脏舒张期明显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会显著下降。例如,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快速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输出量可较正常状态降低30%-50%,这会导致重要脏器如脑、肾等的血液灌注不足,出现头晕、乏力、少尿等症状。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心输出量的骤降可能诱发心绞痛发作,因为心肌的供血主要依赖于心脏舒张期冠脉的灌注,心输出量减少会使心肌供血进一步不足。
(二)慢性影响
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逐渐发展为心肌病。研究表明,持续的心动过速会使心肌细胞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引起心肌重构,包括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等。例如,一些长期患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数年后可能出现左心室扩大,射血分数下降,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二、对脑供血的影响
(一)急性脑供血不足
心动过速时,脑血流量会相应减少。正常情况下,脑血流量相对稳定,但当心率过快时,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可能无法及时适应,导致脑供血不足。一般来说,心率超过150次/分钟时,脑血流量可能减少约20%-30%,患者会出现头晕、黑矇、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短暂性意识丧失。对于老年人,本身脑血管弹性就较差,脑供血不足的风险更高,更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情况。
(二)长期脑功能影响
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导致的脑供血不足,还可能影响认知功能。有研究发现,长期存在心动过速的患者,其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会逐渐下降。这是因为长期的脑灌注不足会损害脑组织细胞,影响神经递质的传递和脑的正常代谢,进而对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三、对其他脏器的影响
(一)对肾脏的影响
心动过速时,肾血流量也会减少。肾脏的血液灌注依赖于心输出量,心输出量下降会导致肾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长期如此,可能会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导致水钠潴留、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于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心动过速引起的肾灌注不足可能会加重肾脏病变的进展。
(二)对胃肠道的影响
胃肠道的血液供应也会因心动过速而减少。当心输出量降低时,胃肠道的血流灌注减少,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患者,胃肠道供血不足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溃疡症状复发或加重。
四、特殊人群的危害特点
(一)儿童患者
儿童的心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心动过速对儿童心输出量的影响更为明显。快速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为心脏功能异常会影响全身的营养供应和代谢。例如,婴幼儿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可能会影响其体重增长和身体的正常发育。同时,儿童的神经系统对脑供血不足的耐受性也较差,更容易出现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和其他脏器的退行性病变。心动过速对老年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更为严重,更容易诱发心力衰竭。而且老年患者的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减退,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和严重,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也会增加。此外,老年患者的肾脏和胃肠道功能本身就相对较弱,心动过速对这些脏器的影响会进一步加重其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由于血容量增加等生理变化,心脏负担加重。心动过速会进一步增加心脏的负担,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孕妇心功能不全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同时也会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