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喉炎概述
小儿急性喉炎是小儿常见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冬春多发、婴幼儿高发,病因有感染、解剖、免疫力、环境等因素,临床表现有典型症状及不同年龄差异,可通过症状体征、喉镜、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需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可通过增强免疫力等措施预防,婴幼儿及有基础疾病小儿需特殊关注。
一、定义
小儿急性喉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冬春季节多发,婴幼儿发病率较高。
二、病因
1.感染因素:多由病毒(如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或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引起,病毒感染更为常见,常先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继而引起喉部炎症。
2.解剖因素:小儿喉部解剖结构特殊,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较窄,声门裂相对狭小,软骨柔软,黏膜血管丰富,淋巴管丰富,炎症时易引起喉部黏膜肿胀,导致气道狭窄。
3.免疫力因素: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引发喉部炎症。
4.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温度骤变等环境因素可刺激喉部黏膜,降低局部抵抗力,增加小儿急性喉炎的发病风险。
三、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
声嘶:是小儿急性喉炎常见症状,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音调变粗,重者可完全失音。
犬吠样咳嗽:咳嗽声似犬吠,这是由于喉部炎症刺激,喉部肌肉痉挛所致。
喉鸣:多在吸气时出现喉鸣音,是因为喉部梗阻,气流通过狭窄的声门裂产生振动而引起。
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及上腹部凹陷,严重时可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绀等缺氧表现。
2.不同年龄表现差异
婴幼儿:症状往往比年长儿更重,除上述典型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发热、拒食等表现,由于婴幼儿不会表达不适,常表现为哭闹不安、烦躁等。
年长儿: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主要以声嘶、咳嗽等为主,呼吸困难表现相对不典型。
四、诊断
1.症状与体征:根据典型的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喉部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等体征,可初步诊断。
2.喉镜检查: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声门裂缩小等表现,有助于明确喉部病变情况。
3.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
五、治疗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吸氧,改善缺氧状态。
对于有明显呼吸困难的患儿,可采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方法,减轻喉部水肿,缓解气道梗阻。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布地奈德等。
2.控制感染
病毒感染引起者,一般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引起者,可根据病情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
3.对症治疗
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退热措施,但需注意婴幼儿用药禁忌,优先采用非药物降温方法,如适当减少衣物、温水擦浴等。
六、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合理喂养,保证小儿营养均衡,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避免交叉感染: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小儿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体的机会。
3.注意环境因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空气干燥、寒冷或过热等刺激喉部黏膜。
4.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疾病:小儿患有感冒、咽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时,应及时治疗,防止炎症蔓延至喉部引发急性喉炎。
七、特殊人群提示
1.婴幼儿:由于其喉部解剖结构特殊,病情变化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面色等情况,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同时,婴幼儿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2.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呼吸道畸形等基础疾病的小儿,发生小儿急性喉炎时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密切监测喉部炎症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喉部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