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引起哮喘怎么治
过敏性鼻炎引起哮喘的治疗需综合多方面,要了解并减少触发因素,合理运用过敏性鼻炎控制药物、哮喘控制药物及免疫治疗,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教育与自我监测管理,儿童和老年患者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需采取个体化方案以达良好病情控制效果。
一、避免触发因素
1.了解常见触发因素:过敏性鼻炎引起哮喘的患者需明确常见触发因素,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霉菌等。不同年龄人群触发因素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对室内尘螨、宠物皮屑更敏感,成人可能对花粉等室外过敏原更易反应。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污染环境、吸烟环境等也会加重病情。有相关病史的患者更应留意自身特定触发因素,通过记录日记等方式明确。
2.减少接触触发因素: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若外出需佩戴专业防护口罩;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扫、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勤洗床上用品等以减少尘螨;避免接触宠物等。
二、药物治疗
1.过敏性鼻炎控制药物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减轻鼻黏膜炎症、水肿,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对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哮喘有协同改善作用,可通过减少鼻黏膜炎症介质释放,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抗组胺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起效快,能有效缓解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且全身副作用相对较少,对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可减轻过敏相关症状,从而间接改善哮喘病情。
2.哮喘控制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通过吸入途径作用于气道局部,发挥抗炎作用,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长期使用可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其在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中的应用能显著改善预后。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能特异性拮抗白三烯受体,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尤其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有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三、免疫治疗
1.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过敏症状。对于明确过敏原的过敏性鼻炎引起哮喘的患者,可考虑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但该治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且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不同年龄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剂量调整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在治疗时需更加谨慎监测。
四、患者教育与管理
1.疾病知识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相关性知识,让他们了解两者是同一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在不同部位的表现,使患者明白规范治疗过敏性鼻炎对哮喘控制的重要性。不同年龄患者接受教育的方式和深度可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在家长协助下进行学习。
2.自我监测与管理: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症状,如记录哮喘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及过敏性鼻炎症状变化等。教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协助其正确操作。同时,强调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医生可根据患者监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过敏性鼻炎引起哮喘时,在药物选择上需格外谨慎,尽量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可选择适用于儿童的剂型,抗组胺药也需选用儿童专用且经过临床验证安全的品种。在避免触发因素方面,要注意儿童生活环境的清洁,减少接触儿童易过敏的物质,同时关注儿童的生活方式,如避免在污染环境中长时间逗留等。
2.老年患者:老年过敏性鼻炎引起哮喘患者在治疗时,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选择药物时要权衡疗效与安全性,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在避免触发因素时,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生活习惯,协助其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如帮助清理室内尘螨等。
总之,过敏性鼻炎引起哮喘的治疗需综合考虑避免触发因素、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患者教育与管理等多方面,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良好的病情控制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