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应该注意什么
为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可从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鼻腔清洁、注意生活环境、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及病情监测与就医等方面入手。明确自身过敏原并采取防护措施,用生理盐水等冲洗鼻腔、避免刺激物,控制室内环境,避免过敏食物、增加有益食物摄入,选择合适运动并注意防护,密切监测病情,严重或自我护理无改善时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就医需告知自身特殊情况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1.明确过敏原: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确定自身的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霉菌等。例如,花粉过敏者在花粉传播季节,需了解当地花粉飘散的高峰时间和种类;尘螨过敏者要保持室内清洁,控制室内湿度在50%以下等。不同年龄人群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不同,儿童可能更易接触到毛绒玩具等可能携带过敏原的物品,需格外留意。
2.采取防护措施: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花粉飘散较多的时候;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等防护用品;对于尘螨过敏者,使用防螨床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并高温晾晒等。
二、保持鼻腔清洁
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等。每天可进行1-2次鼻腔冲洗,冲洗时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呛咳。对于儿童,可选择儿童专用的鼻腔冲洗器,操作要轻柔,防止损伤鼻腔黏膜。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对冲洗会有抵触情绪,家长可耐心引导并协助操作。
2.避免刺激物: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如吸烟产生的烟雾、化学性气味等,这些刺激物会加重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过敏性鼻炎症状加重。
三、注意生活环境
1.室内环境控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打扫房间,减少灰尘积聚。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和污染物。对于有宠物的家庭,要定期给宠物洗澡、清洁,减少宠物毛发皮屑带来的过敏原。不同年龄的人群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不同,老年人可能更关注室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性,儿童则需要考虑室内家具的安全性等。
2.温度和湿度调节:维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适宜。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不利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康复,例如湿度过高容易滋生霉菌,而干燥的空气会刺激鼻腔黏膜。
四、合理饮食
1.避免过敏食物: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存在食物过敏情况,如对海鲜、牛奶、鸡蛋等过敏,需避免食用相关食物。不同年龄人群的食物过敏情况有差异,儿童常见的过敏食物有牛奶、鸡蛋、花生等,要注意观察儿童食用某些食物后的反应。
2.增加有益食物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橙子、猕猴桃、菠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可适当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对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有一定帮助。
五、适度运动
1.选择合适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在过敏原浓度高的环境中运动。例如,花粉季节尽量选择室内运动场所。不同年龄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不同,儿童可选择趣味性较强的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老年人则要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2.运动时的防护:运动时可佩戴口罩,减少过敏原的吸入。运动后要注意及时清洁鼻腔,避免过敏原在鼻腔内积聚。
六、病情监测与就医
1.病情监测:密切关注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变化,如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的发作频率、严重程度等。记录每天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相关诱因,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规律。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留意孩子的日常表现,如是否经常揉鼻子、打喷嚏等。
2.及时就医:如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鼻塞等情况,或者经过自我护理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药物治疗(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等)或其他治疗方法。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等在就医时需告知医生自身特殊情况,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