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结肠息肉的发生受遗传、炎症刺激、生活方式、年龄、肥胖等多种因素影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因素使家族中发病风险高;慢性结肠炎等炎症刺激可致黏膜增生形成息肉;高脂低纤维饮食、过量饮酒、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增加风险;年龄增长使结肠息肉发生率升高;肥胖因代谢异常刺激结肠上皮细胞增殖增加息肉形成可能。

一、遗传因素

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APC基因等遗传突变引起。患者体内的基因缺陷使得肠道容易长出大量腺瘤性息肉,若不及时干预,极有可能发展为结肠癌。从发病机制来看,遗传的突变基因会影响肠道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和凋亡调控,导致息肉不断形成。在家族中有此类病史的人群中,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体现了遗传因素在结肠息肉发生中的关键作用,且这种遗传倾向在儿童时期就可能潜在存在,如果家族中有相关遗传病史,儿童也需要更密切关注肠道健康状况。

二、炎症刺激

1.慢性结肠炎:长期的慢性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会持续刺激结肠黏膜。炎症反复损伤肠道黏膜后,机体的修复机制会异常活跃,导致黏膜上皮过度增生,进而形成息肉。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炎症因子不断刺激,使得结肠黏膜不断再生,容易引发息肉。这种炎症刺激引起的息肉形成过程与年龄无关,但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因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对炎症的耐受和反应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功能衰退,炎症修复过程更易出现异常。

2.肠道寄生虫感染:某些肠道寄生虫,如血吸虫感染,虫卵会在结肠部位沉积,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导致息肉形成。血吸虫在结肠内寄生时,其代谢产物等会刺激肠道黏膜,引发免疫反应,促使息肉生成。不同地区的人群因血吸虫感染率不同,结肠息肉的发病情况也有差异,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结肠息肉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儿童感染血吸虫后,肠道长期受刺激,也可能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生风险。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因素

高脂、低纤维饮食:长期摄入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食物,会使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肠道对有害物质的吸收增加。例如,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胆汁酸分泌增加,胆汁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可转化为致癌物质,长期刺激结肠黏膜,容易引发息肉。研究表明,与长期保持高纤维、低脂肪饮食的人群相比,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者结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这种饮食因素对各年龄段人群都有影响,年轻人若长期不良饮食,中年、老年时患结肠息肉的风险都会增加。

过量饮酒:酒精会损伤肠道黏膜,影响肠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对结肠上皮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干扰细胞的正常增殖和凋亡过程,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生几率。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的人群,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高于不饮酒或少量饮酒者,不同年龄饮酒者中,老年饮酒者因机体代谢功能下降,受酒精影响可能更明显。

2.吸烟:烟草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进入血液循环并作用于肠道。这些物质会导致肠道黏膜炎症反应加剧,影响肠道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使息肉形成的风险增加。吸烟者患结肠息肉的概率比不吸烟者高,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风险越高。不同年龄吸烟者中,青少年开始吸烟可能会更早地对肠道黏膜造成损害,增加未来结肠息肉的发病隐患。

四、其他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黏膜的修复能力逐渐下降,肠道内环境更容易出现紊乱。老年人肠道功能衰退,肠道菌群失调的概率增加,肠道菌群的失衡可能影响肠道黏膜的正常代谢,从而使结肠息肉的发生率升高。研究显示,50岁以上人群结肠息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这与年龄相关的肠道生理变化密切相关。

2.肥胖:肥胖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情况,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水平升高,会刺激结肠上皮细胞增殖,增加息肉形成的可能性。肥胖对不同性别人群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肥胖是结肠息肉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肥胖人群需要更加注重肠道健康的监测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主要是指患者结肠黏膜层出现的隆起性病变,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单个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不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肠镜检查时顺便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出现病变。息肉的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绒毛状腺瘤、错构瘤等,在没有经过病理结果分析前统称为息肉,与肠道炎症感染、家族史或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cm,且为单发性息肉,可不用手术,定期复查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肠息肉和年龄有关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提高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结肠息肉发病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但是多与炎症刺激、遗传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抽烟酗酒,还有年龄增长,都可能会影响结肠功能,导致结肠上局部组织老化脱落,或者异常增殖,引起结肠息肉生长。除此之外,过
多发性肠息肉会容易癌变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多发结肠息肉是有几率恶变的,建议到正规医院及时检查治疗,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息肉是会癌变的。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要看息肉性质的。
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切除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切除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而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可能会随之消失,癌变的几率也很低。如果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癌变的趋势,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切除,术后癌变的几率也会降低,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者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通常早期时息肉较小,所以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仅在检查时明确病变。随着息肉逐渐增长,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若息肉表面存在较多血管,血管破裂后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若降结肠息肉较大,堵塞肠腔,还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习惯改变等现象;且结肠息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肠道出血的症状,一般为鲜红色或者暗红色。如果患者息肉较大或者属于多发性息肉,还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结肠息肉过大,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容易出现腹部绞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做直肠指诊、大便常规检查、肠道造影检查等明确诊断。如果患
广基肠息肉是指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广基结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结肠息肉,只是广基结肠息肉的基底部相对比较宽,而且相对更加容易癌变。在临床上多考虑是由于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造成的,会造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有粘液以及脓血便。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广基结肠息肉就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摘除,避免术后后期恶变。同时在术后三个月需要复查下电子结肠镜,因为息肉很容易
做过肠息肉手术后还会复发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大部分情况下,肠息肉手术后不会复发或者复发的概率很低。但如果表现出以下情况,也不能排除肠息肉复发的可能性。第一,如果手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特别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的基底部分,息肉可能会再次生长。第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注意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吃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可能会造成肠息肉
做了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吃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主要就是要注意多休息,尽量防止过多的劳动。此外,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在饮食上尽量还是以柔软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油炸的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防止疲劳和熬夜的发生。此外,在肠息肉手术之后,一定要防止过于干硬的食物,饮食上一定要做到细嚼慢咽。平时也一定要注意保持生活习惯,饮食习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活动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具体活动时间,主要取决于息肉大小以及治疗方法。小息肉主要采用APC方法,较大息肉需要采用EM2,如果息肉相对较深或是较大,需要完整切除,可能需要进行ESD治疗。1.APC方法如果是APC治疗,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进行轻微活动,少量散步。2.EM2或是ESD治疗如果是进行EM2或是ESD治疗,建议患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建议
乙状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张颖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在乙状结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病理上常将结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建议结肠镜下切除治疗。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