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中耳炎症状与治疗方法
成人中耳炎有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鸣、耳部闷胀感及全身症状等表现,治疗有药物治疗(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局部用药)和手术治疗(鼓膜切开术、鼓膜穿刺抽液、乳突根治术等),不同人群有差异,儿童与成人有别,特殊病史人群需注意,患病期间要休息、注意耳部卫生、清淡饮食、保持鼻腔通畅及积极治相关疾病
一、成人中耳炎症状
1.耳部疼痛:多为突然发生的耳内疼痛,可为持续性钝痛或抽痛,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可能加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频繁抓耳等。这是因为中耳炎症刺激耳部神经导致,炎症会引起中耳腔压力变化等,刺激神经引发疼痛感觉。
2.听力下降:患者可感觉听力有所减退,自己说话的声音在耳内回传感觉增强(自听增强)。炎症导致中耳传音结构功能受影响,声波传导受阻,从而引起听力下降。
3.耳鸣:部分患者会出现耳鸣症状,表现为耳内有嗡嗡声、鸣声等异常声响,可能是中耳炎症影响了内耳及听觉相关神经等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4.耳部闷胀感:患者会感觉耳内有堵塞、闷胀的感觉,就像耳朵被堵住了一样,这与中耳腔内积液、压力改变等有关。
5.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体温可在38℃-39℃左右,儿童相对成人更易出现高热,还可能有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这是机体对炎症的全身性反应。
二、成人中耳炎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是针对细菌感染的根源进行治疗,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控制炎症。例如,对于常见的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导致的中耳炎,头孢类抗生素能起到较好的抗菌作用。
糖皮质激素:在某些情况下,如中耳炎伴有严重的水肿、过敏反应等情况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能减轻中耳的炎症反应,缓解耳部的肿胀等情况,但需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和疗程。
局部用药:可使用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局部滴耳可以直接作用于中耳病变部位,起到抗菌、消肿等作用。但使用局部滴耳液时需注意正确的滴耳方法等。
2.手术治疗
鼓膜切开术:当中耳腔内积液较多,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行鼓膜切开术,切开鼓膜以引流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情况。例如,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积液长期不吸收时可能需要进行鼓膜切开术。
鼓膜穿刺抽液: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采用鼓膜穿刺抽液的方法,抽出中耳内的积液,缓解耳部闷胀等症状。该操作相对简单,可在门诊进行。
乳突根治术等: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较为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乳突根治术等手术,清除病变组织,重建中耳传音结构等,但这类手术相对复杂,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与成人的差异:儿童中耳炎患者由于其耳部解剖结构特点,如咽鼓管短、宽、直等,更容易患中耳炎,且症状可能不典型,需更加密切观察。儿童使用药物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等,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一些药物可能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应优先选择儿童适宜的药物剂型,如儿童专用的滴耳液等。而成人在治疗时则需根据自身的整体健康状况、药物过敏史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时需格外谨慎,要详细询问过敏史,避免使用过敏的药物。例如,若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就不能使用此类抗生素治疗中耳炎。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耳炎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因为高血糖等情况可能影响炎症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糖等指标,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3.生活方式影响及建议:患者在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机体的恢复。要注意耳部的清洁卫生,但避免随意挖耳等不良习惯,防止加重耳部损伤和感染。饮食方面应注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重耳部炎症反应。同时,要注意保持鼻腔通畅,积极治疗鼻炎等可能引起中耳炎的相关疾病,因为鼻腔与中耳通过咽鼓管相通,鼻腔不通畅可能会影响中耳的通气引流,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