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和扁桃体炎怎么回事
咽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儿童易患,症状有干燥灼热疼痛等;慢性因急性反复发作等,有异物感等。扁桃体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致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儿童高发,有剧烈咽痛等;慢性由急性反复发作等引起,有咽部不适等。两者共同点是可由感染引起等,区别在病变部位和症状侧重。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鉴别需与咽白喉等病区分。治疗上病毒感染对症,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慢性咽炎用含漱液,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手术。预防要保持口腔清洁、锻炼、防感冒等,儿童需家长做好防护。
一、咽炎
1.定义与分类
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慢性咽炎则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病变分泌物刺激等因素导致。从年龄角度看,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受病毒感染引发急性咽炎;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过度用嗓等人群患慢性咽炎风险较高。
2.症状表现
急性咽炎起病较急,患者可出现咽部干燥、灼热、疼痛,随后疼痛可放射至耳部,还可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性咽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常有刺激性咳嗽,晨起时还可能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病史方面,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的人群更易发展为慢性咽炎。
二、扁桃体炎
1.定义与分类
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炎症,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可由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年龄上,儿童期扁桃体相对较大,是扁桃体炎的高发人群;生活方式中,免疫力低下、过度劳累等情况易诱发扁桃体炎;有急性扁桃体炎病史且未彻底治愈的人群易发展为慢性扁桃体炎。
2.症状表现
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常出现剧烈咽痛,多伴有吞咽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高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常有咽部不适、异物感,偶有刺激性咳嗽,小儿患者可能因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睡眠,出现打鼾、呼吸不畅等表现。病史方面,反复急性发作的扁桃体炎会逐渐转为慢性。
三、咽炎和扁桃体炎的共同点与区别
1.共同点
两者都可能由感染因素引起,在症状上都可能有咽部的不适、疼痛等表现,且都可能受到免疫力、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
2.区别
病变部位不同,咽炎主要是咽部黏膜等组织的炎症,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炎症;症状表现侧重点有差异,咽炎的咽部异物感等相对更突出,扁桃体炎的咽痛、扁桃体肿大等表现更典型。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方法
对于咽炎和扁桃体炎,医生通常会通过体格检查查看咽部及扁桃体的外观情况,如是否充血、有无脓性分泌物等。还可能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急性感染时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
2.鉴别诊断
需与一些其他咽部疾病鉴别,如咽白喉,咽白喉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咽部假膜与组织粘连紧密,不易拭去,而咽炎和扁桃体炎的假膜相对容易拭去;还要与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咽部的表现鉴别,如猩红热,猩红热除了咽部症状外,还有典型的皮疹等表现。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原则
对于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退热药物缓解发热等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具体药物需根据病情由医生选择)。慢性咽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治疗时,慢性咽炎可使用含漱液等缓解症状,慢性扁桃体炎若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2.预防措施
在生活方式方面,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对于儿童,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要避免接触感染源,如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等。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更脆弱,更需家长做好防护措施,如勤洗手等,以降低患咽炎和扁桃体炎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