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急性心肌炎常见心血管系统症状有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儿童患者症状不典型,成人相对典型;需与冠心病、心包炎鉴别,冠心病多为中老年人有冠脉粥样硬化基础,胸痛活动后发作、硝酸甘油可缓解,心肌酶谱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心包炎胸痛与呼吸体位关系密切、有心包摩擦音、心肌酶谱正常,而急性心肌炎胸痛与活动关系不密切、有心律失常等表现、心肌酶谱多明显升高
一、急性心肌炎的常见症状
(一)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
1.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这是由于心肌炎症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心律失常等情况所致。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观察到,约60%-80%的急性心肌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悸表现,其中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较为常见,这些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细胞受损后电生理活动紊乱密切相关。
2.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闷痛或压榨样疼痛等。胸痛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心肌炎症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刺激心脏神经末梢引起疼痛。一般来说,急性心肌炎引起的胸痛程度个体差异较大,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多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而成人则可明确描述胸痛的部位和性质。
3.呼吸困难:当心肌炎症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时,会导致心功能不全,进而引起肺淤血,出现呼吸困难。轻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研究显示,约30%-50%的急性心肌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其严重程度与心肌受损的范围和程度相关,若心肌受损面积较大,心功能下降明显,则呼吸困难症状会更严重。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等,随后出现心肌炎症状。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表现,病毒感染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症状。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心肌炎症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脏输出的血液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全身组织器官处于相对缺氧状态,进而引起乏力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急性心肌炎患者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表现,儿童可能表现为玩耍后容易疲惫、不愿活动等。
二、不同人群急性心肌炎症状的特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急性心肌炎症状往往不典型,除了可能出现上述心血管系统和全身症状外,还可能有一些特殊表现。例如,婴幼儿可能以拒食、呕吐、烦躁不安为主要表现,而年长儿童可能会诉说胸闷、头晕等。这是因为儿童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且心脏代偿功能与成人不同,所以症状表现与成人有所差异。同时,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毒感染后引发心肌炎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观察。
(二)成人患者
成人急性心肌炎症状相对较典型,心血管系统症状如胸痛、心悸等可能更为明显,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也较为突出。但成人在患病前可能有更明确的病毒感染病史,如近期有感冒、腹泻等病毒感染相关表现,之后逐渐出现心肌炎症状。而且成人对自身症状的感知相对敏感,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症状,这有助于医生的早期诊断。
三、急性心肌炎症状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一)与冠心病鉴别
冠心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多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胸痛多为活动后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电图可有ST-T改变等特异性表现,而急性心肌炎引起的胸痛一般与活动关系不密切,心电图改变虽也可能有ST-T改变等,但还有心律失常等其他表现,且心肌酶谱等检查结果有所不同,冠心病患者心肌酶谱一般正常或仅有轻度升高,而急性心肌炎患者心肌酶谱多有明显升高。
(二)与心包炎鉴别
心包炎患者也可出现胸痛症状,但心包炎引起的胸痛与呼吸、体位变化关系密切,听诊可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下抬高,而急性心肌炎的胸痛与呼吸、体位关系不明显,一般无心包摩擦音,心电图ST段改变的特点也有所不同。此外,心包炎患者的心肌酶谱一般正常,而急性心肌炎患者心肌酶谱多有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