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休息、通风、口腔卫生等)和饮食注意(避免刺激、油腻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及儿童营养均衡饮食);药物治疗有急性发作时用抗生素(按情况选,儿童慎用)及局部含漱、含片;手术指征为反复急性发作影响生活学习、扁桃体过度肥大致呼吸等问题或成其他脏器病灶,术后儿童要注意休息、饮食、观察出血及遵医嘱用药。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对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机体免疫力的恢复。在生活方式上,要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从而使扁桃体炎更容易反复发作。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细菌和病毒在室内的滋生。另外,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可使用含漱液辅助清洁口腔,如生理盐水含漱,能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降低扁桃体感染的风险。
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因为儿童的自我口腔清洁能力相对较弱。在生活方式方面,儿童还应保证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运动,饮食上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儿童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饮食注意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扁桃体,加重炎症反应。同时,要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整体状态,不利于炎症的消退。建议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调整儿童的饮食结构,避免给儿童食用过多零食,尤其是高糖、高盐的零食,这些零食可能会影响儿童的食欲和营养摄入,进而影响身体的抵抗力。儿童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应用
当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时,可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一般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等,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等其他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以确保针对性用药。例如,通过咽拭子培养等方法明确病原菌后,选择对其敏感的抗生素,能更有效地控制感染。但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使用抗生素时要更加谨慎,需根据儿童的体重等因素精确计算药物剂量,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是否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
2.局部用药
可使用局部含漱剂,如复方硼砂溶液等,进行含漱,能起到清洁口腔、杀菌消炎的作用。局部还可应用含片,如碘喉片等,含片可以直接作用于扁桃体部位,起到缓解疼痛、消炎的效果。对于儿童患者,局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选择儿童专用的含片或含漱剂,并且要在家长的监护下使用,防止儿童误吞药物等情况发生。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当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每年发作4-5次以上,已经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或者扁桃体过度肥大,引起呼吸不畅、睡眠打鼾、吞咽困难等症状;又或者扁桃体炎已经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此时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例如,有患者因扁桃体反复发炎,导致每年多次发热、咽痛,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工作和学习,经评估后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儿童患者,若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和吞咽,经保守治疗无效,也应考虑手术,但要充分评估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因为儿童的扁桃体在免疫功能方面有一定作用,手术需谨慎权衡。
2.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出血。饮食方面,术后初期应进食冷流质食物,如冰牛奶、冰淇淋等,以减轻伤口疼痛和肿胀。随着伤口的逐渐愈合,可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米粥、蛋羹等,然后再恢复正常饮食,但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儿童患者,术后家长要特别关注儿童的饮食和休息情况,安抚儿童的情绪,因为儿童可能会因为伤口疼痛而不愿意进食或休息。要密切观察儿童术后的出血情况,如口中是否有鲜血流出等,若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给儿童服用药物,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