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慢性扁桃体炎如何根治
长期慢性扁桃体炎根治需综合考虑多方面,一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饮食均衡、作息规律、保持口腔卫生;药物治疗辅助有急性发作时谨慎用抗生素及局部用含漱液;手术治疗有相应指征,如频繁发作或引起并发症,手术方式有剥离法等,术后需注意饮食和口腔卫生等,需个体化治疗,先尝试保守治疗,不佳或符合指征则考虑手术等措施。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应注意均衡饮食。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多吃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橙子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可能会刺激扁桃体,加重炎症。成年人也应遵循类似原则,保持饮食清淡,减少对扁桃体的不良刺激。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保持口腔和咽喉部的湿润,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对缓解扁桃体炎症有一定帮助。
作息方面: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儿童每天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幼儿12-14小时,学龄儿童10-12小时,成年人也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身体各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包括免疫系统的正常发挥,从而有利于对抗扁桃体的慢性炎症。
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合适的儿童牙膏,饭后可以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成年人则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在扁桃体隐窝等部位的滋生,降低慢性扁桃体炎的发作频率。
二、药物治疗辅助
1.抗生素应用:当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的使用需要谨慎,应根据致病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例如,对于链球菌感染导致的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青霉素类抗生素可能是常用的选择,但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因为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不过,药物的具体使用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如年龄、感染严重程度等)来决定,患者不能自行随意使用抗生素。
2.局部用药:可以使用一些局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等,这类含漱液具有清洁、杀菌、消炎的作用。儿童使用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温和配方,避免刺激过大。含漱时让液体在口腔内充分与咽喉部接触,每次含漱时间不宜过短,一般每次含漱30秒左右,每天可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多次含漱,以帮助减轻扁桃体局部的炎症反应,缓解咽部不适症状。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频繁发作:如果慢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次数达到5-7次及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儿童影响学业,成年人影响工作),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儿童频繁发作慢性扁桃体炎,导致反复发热、咽痛,影响进食和睡眠,进而影响身体发育和学习状态,此时手术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引起相关并发症:当慢性扁桃体炎引起了一些并发症,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在病情稳定后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因为扁桃体作为潜在的病灶,持续的炎症可能会成为这些并发症的诱因,通过手术切除扁桃体可以去除病灶,预防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
2.手术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方式:目前常用的扁桃体切除术有剥离法和挤切法等。对于不同年龄和病情的患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儿童由于其扁桃体组织相对较嫩,可能更适合采用剥离法等相对精细的手术方式。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儿童术后初期应给予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藕粉、软面条等,避免过热、过硬的食物刺激手术创面,引起出血等并发症。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口腔清洁,使用医生开具的漱口液等,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家长或患者自身都要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如有无出血、发热等异常表现,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长期慢性扁桃体炎的根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有并发症等多方面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先尝试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符合手术指征则考虑手术治疗等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