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口水喉咙痛怎么回事
咽口水喉咙痛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及其他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病毒感染(普通感冒病毒、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流感病毒)和细菌感染(链球菌、葡萄球菌);非感染性因素有环境因素(干燥环境、刺激性气体)、用嗓过度(职业和非职业用嗓人群)、过敏因素(过敏性鼻炎累及咽喉、食物过敏);其他因素有胃食管反流(刺激咽喉黏膜致炎)和肿瘤因素(良性肿瘤致痛及恶性肿瘤早期表现)。
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
常见病毒及表现:如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多由鼻病毒等引起,除了咽口水喉咙痛外,常伴有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一般具有自限性,病程通常在1-2周左右。研究表明,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后,咽喉部的黏膜受到病毒侵袭,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多见于儿童,特征为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患者咽口水时喉咙痛明显,同时可伴有发热,体温多在38-40℃左右,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由流感病毒引起,除了高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外,也可出现咽口水喉咙痛,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疼痛较为明显,流感的传染性较强,可通过飞沫传播。
2.细菌感染
链球菌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可引起急性扁桃体炎,表现为扁桃体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患者咽口水时喉咙痛剧烈,常伴有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扁桃体隐窝有渗出物。
葡萄球菌感染:可导致咽喉部的化脓性炎症,如咽后壁脓肿等,除了咽口水喉咙痛外,可能伴有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儿童相对更易发生咽后壁脓肿,与儿童咽部淋巴组织丰富,易感染扩散有关。
二、非感染性因素
1.环境因素
干燥环境:长期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如空调房间、暖气房等,空气湿度低,会使咽喉部黏膜水分丢失,导致黏膜干燥、脆弱,咽口水时容易刺激引起疼痛。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空气本身就较干燥,若不注意补充水分,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刺激性气体:吸入有害的刺激性气体,如吸烟时的烟雾、工业废气、装修产生的甲醛等,会对咽喉部黏膜造成直接的刺激,引起黏膜损伤,出现咽口水喉咙痛的症状。长期吸烟的人群,咽喉部长期受到烟雾刺激,发生慢性咽炎的几率较高,咽口水喉咙痛是常见表现之一。
2.用嗓过度
职业用嗓人群:教师、歌手、主持人等职业用嗓人群,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用嗓,咽喉部肌肉疲劳,黏膜频繁摩擦受损,容易出现咽口水喉咙痛。例如,教师连续授课数小时后,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导致疼痛。
非职业用嗓人群:长时间大声说话、喊叫,如聚会时过度喧哗等,也会引起咽喉部黏膜损伤,出现咽口水喉咙痛。这种情况一般在休息后可逐渐缓解,但如果持续用嗓过度,可能发展为慢性咽喉部炎症。
3.过敏因素
过敏性鼻炎累及咽喉: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过敏原后,除了鼻部症状如鼻痒、流涕、打喷嚏外,过敏反应可蔓延至咽喉部,引起咽喉部黏膜水肿、充血,导致咽口水喉咙痛。常见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在花粉季节,过敏性鼻炎患者咽口水喉咙痛的发生率会增加。
食物过敏:少数人对某些食物过敏,如海鲜、坚果等,食用后可引起咽喉部过敏反应,出现咽口水喉咙痛,同时可能伴有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其他过敏症状。
三、其他因素
1.胃食管反流
发病机制: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段,甚至到达咽喉部,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咽口水喉咙痛。特别是在卧位时,胃食管反流更容易发生,因为重力作用减弱。肥胖、妊娠、长期饮酒等人群更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从而引起咽喉部不适。
伴随症状:患者除了咽口水喉咙痛外,常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没有典型的烧心、反酸表现,仅以咽喉部症状为首发表现,容易被忽视。
2.肿瘤因素
咽喉部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等,肿瘤生长在咽喉部,可导致咽口水时喉咙痛,随着肿瘤增大,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咽喉部恶性肿瘤:如喉癌、下咽癌等,早期可能表现为咽口水喉咙痛,且症状逐渐加重,同时可能伴有痰中带血、颈部肿块、声音嘶哑等症状。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出现咽口水喉咙痛且经一般治疗无好转时,需警惕肿瘤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