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怎么根治
过敏性鼻炎是全球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等,需明确过敏原,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避免接触过敏原,合理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还可通过鼻腔冲洗、避免不良生活方式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不同患者需个性化调整。
一、明确过敏原是关键
1.常见过敏原检测
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春季的树花粉、秋季的草花粉等)、尘螨(室内灰尘中常见)、真菌孢子等。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来明确是否对这些吸入性过敏原过敏。例如,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若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在15-20分钟内出现相应的皮肤反应,如红肿、风团等,以此判断患者对特定过敏原的过敏情况;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抽血,检测血液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水平来判断过敏状态。
食入性过敏原: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食物也可能引发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原的检测同样可采用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部分患者还可通过饮食日记来初步排查,记录进食某种食物后是否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的加重,从而辅助判断是否为食入性过敏原引起。
2.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花粉过敏者,在花粉播散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等防护用品。对于尘螨过敏者,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经常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使用防尘螨的寝具,如防螨床罩、枕头套等;室内湿度保持在50%以下,因为尘螨喜欢潮湿的环境。对于食物过敏原过敏者,严格避免食用相关过敏食物。
二、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
1.鼻用糖皮质激素
这类药物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用药,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有效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鼻痒等症状。例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局部作用于鼻黏膜,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需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一般建议在清洁鼻腔后,将药物喷入鼻腔内。
2.抗组胺药
分为口服和鼻用两种剂型。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可迅速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鼻用抗组胺药起效较快,局部作用于鼻腔,全身副作用相对更小,能有效减轻鼻黏膜的过敏症状。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如孟鲁司特钠等,对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也有一定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合并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因为它不仅能改善鼻部症状,还对哮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三、免疫治疗的科学性
1.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这是唯一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过敏症状。一般需要持续治疗3-5年,其机制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使Th1/Th2细胞失衡得到纠正,减少IgE的产生等。但免疫治疗也有一定的禁忌证,如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未控制的癫痫等患者不适合进行免疫治疗。在儿童患者中,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进行。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1.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等,减轻鼻黏膜的水肿,改善鼻腔通气。鼻腔冲洗可以每天进行1-2次,尤其是在接触过敏原后进行冲洗,能有效减少过敏原在鼻腔内的停留时间。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鼻腔冲洗器具和冲洗液浓度,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耳部不适等情况。
2.避免不良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会刺激鼻黏膜,加重鼻炎症状;过度饮酒也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过敏性鼻炎的控制。同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进行户外剧烈运动。
过敏性鼻炎目前尚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明确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合理规范地使用药物、必要时进行免疫治疗以及采取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可以很好地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在管理过敏性鼻炎时需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如儿童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上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和用药安全性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