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湿疹
湿疹具有多样临床表现,皮肤损害急性期有红斑、密集小丘疹等,亚急性期以小丘疹等为主,慢性期皮肤增厚等;分布具对称性,好发于面部等部位;病程分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需与接触性皮炎等鉴别;婴儿、老年人、特殊职业人群湿疹各有特点。
一、湿疹的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形态:湿疹的皮肤损害多样,急性期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密集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疱破后可糜烂、渗出、结痂;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慢性期则表现为皮肤增厚、浸润,纹理加深,常伴有苔藓样变。不同部位的湿疹可能有一些特点,例如手部湿疹常因接触外界刺激物,表现为干燥、粗糙、皲裂等;婴儿湿疹多发生在头面部,初为红斑,随后出现丘疹、丘疱疹等。
2.瘙痒症状:湿疹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是瘙痒,瘙痒程度因人而异,可轻可重。剧烈的瘙痒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婴幼儿患者,由于无法准确表达,可能会出现烦躁、哭闹等表现。搔抓等外界刺激会进一步加重皮肤损害,形成瘙痒-搔抓-加重的恶性循环。
二、湿疹的分布特点
1.对称性:湿疹通常具有对称性,即身体两侧相对应的部位,如双上肢、双下肢、双眼周等,皮疹表现往往较为相似。这是湿疹较典型的分布特征之一,例如双手背同时出现红斑、丘疹等湿疹表现。
2.好发部位:湿疹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但一些部位相对更常见。面部、耳部、手部、前臂、小腿屈侧、阴囊、女阴、肛门等部位都是湿疹的好发部位。婴幼儿湿疹好发于头面部,随着年龄增长,皮疹可能会逐渐向四肢等部位蔓延。
三、湿疹的病程特点
1.急性期: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在短时间内皮肤可出现明显的红斑、丘疹、水疱等多种损害,渗出较为明显。如果急性期处理不当,可能会转为亚急性期或慢性期。例如,接触了刺激性物质后,皮肤迅速出现红斑、水疱等急性期表现。
2.亚急性期:是急性期向慢性期过渡的阶段,红肿和渗出减轻,皮疹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但仍有一定程度的瘙痒。此阶段如果继续受到刺激或治疗不恰当,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慢性期。
3.慢性期: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也可隐匿起病。皮肤表现为皮肤增厚、浸润,纹理加深,表面粗糙,常伴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慢性湿疹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在一些诱因下,如再次接触过敏原、受到不良刺激等,可急性发作。
四、与其他类似皮肤病的鉴别
1.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较清楚,形态与接触物有关,去除接触物后,病情可较快好转。而湿疹多无明显的接触史,分布多对称,皮疹形态多样。例如,接触了化妆品后发生的皮疹,局限于接触化妆品的部位,就是接触性皮炎,与湿疹的对称性分布等特点不同。
2.神经性皮炎:多见于成年人,皮疹好发于颈部、肘膝关节伸侧、骶尾部等部位,苔藓样变明显,瘙痒剧烈,病程慢性,但一般无急性期表现,与湿疹的多阶段病程及分布特点有区别。神经性皮炎的皮肤损害以苔藓样变为主,而湿疹除了苔藓样变外,还有急性期的多种表现。
3.银屑病:银屑病的皮疹多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点状出血现象,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等部位,与湿疹的皮疹表现及分布有明显不同。银屑病的鳞屑较厚,且有特征性的点状出血,而湿疹的鳞屑一般较少且薄。
五、特殊人群湿疹特点
1.婴儿湿疹:婴儿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皮肤较薄嫩,所以婴儿湿疹的皮疹表现更倾向于头面部的红斑、丘疹、水疱等,渗出相对较明显。婴儿湿疹与婴儿的皮肤特点和可能接触的过敏原等有关,例如接触衣物材质等可能诱发湿疹。家长要注意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过度洗浴等。
2.老年人湿疹:老年人皮肤水分丢失增多,皮肤干燥,所以老年人湿疹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肥厚、脱屑等,瘙痒程度可能较重。老年人湿疹的发生可能与皮肤老化、基础疾病等有关,在护理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滋润,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产品,同时要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
3.特殊职业人群湿疹:长期接触某些职业性物质的人群,如接触化工原料、清洁剂等的人群,湿疹好发于接触部位,且皮疹表现可能与职业接触物有关。例如,长期接触橡胶的工人,手部可能出现湿疹样改变,在工作中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