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手术可以治疗鼻炎吗
鼻中隔偏曲手术一般不能直接治鼻炎,但部分因鼻中隔偏曲引发鼻炎者手术可改善症状。适合手术的人群有儿童(需谨慎评估)和成年(保守治疗无效且关联明确者),不适合的有单纯性鼻炎偏曲不明显及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术前各年龄人群要完善检查、告知病史等,有基础病史者需控制病情;术后鼻腔通气可能改善、鼻炎症状可能减轻,各年龄人群要注意鼻腔护理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鼻中隔偏曲手术与鼻炎的关系
鼻中隔偏曲手术一般不能直接治疗鼻炎,但对于部分因鼻中隔偏曲引发鼻炎的患者,手术可能有助于改善鼻炎症状。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从而引起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等。而鼻炎是鼻腔黏膜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一)鼻中隔偏曲影响鼻炎的机制
当鼻中隔偏曲时,可能会影响鼻腔的通气引流。例如,偏曲的鼻中隔会阻塞鼻腔某一侧的气道,导致该侧鼻腔通气不畅,进而影响鼻腔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长期的通气不良可能会使鼻腔黏膜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如过敏原、病原体等)的影响,增加鼻炎发作的几率或加重鼻炎症状。
二、适合接受鼻中隔偏曲手术改善鼻炎情况的人群
1.儿童人群:若儿童存在鼻中隔偏曲且同时伴有较为严重的因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炎症状,如长期严重鼻塞影响呼吸、睡眠等,在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后,可考虑手术,但需特别谨慎评估,因为儿童鼻腔等结构仍在发育中,手术需充分考虑对鼻腔正常结构和功能发育的影响。
2.成年人群:成年患者中,鼻中隔偏曲明显且经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等)效果不佳,同时鼻炎症状与鼻中隔偏曲有明确关联,如鼻塞等症状主要因鼻中隔偏曲引起时,可考虑手术。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成年患者,需在术前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可能影响鼻腔黏膜血运及伤口愈合等,饮酒可能与手术相关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等。有基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成年患者,需在病情控制平稳后再评估手术,确保手术安全。
三、不适合通过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鼻炎的情况
1.单纯性鼻炎且鼻中隔偏曲不明显者:如果患者的鼻炎是单纯性的,且鼻中隔偏曲程度非常轻微,对鼻腔通气等功能影响不大,那么单纯进行鼻中隔偏曲手术并不能有效治疗鼻炎,此时应以针对鼻炎本身的保守治疗为主,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2.全身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者:例如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严重障碍等情况的患者,无法耐受鼻中隔偏曲手术,也就不能通过该手术来改善鼻炎相关问题。对于老年患者,如果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如严重冠心病等,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若风险过高则不适合行该手术来处理鼻炎相关问题。
四、鼻中隔偏曲手术前后对鼻炎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术前注意事项
1.对于各年龄人群:术前需完善相关检查,如鼻内镜检查、鼻窦CT等,以明确鼻中隔偏曲的具体情况及鼻炎的严重程度等。同时,要告知医生自身的病史、用药史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配合医生做好术前的心理安抚等工作,帮助儿童适应即将到来的手术等。成年患者若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需严格遵医嘱戒烟限酒一段时间,一般建议术前至少2-4周戒烟限酒,以减少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不良影响。
2.有基础病史人群: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相对平稳的范围内,一般收缩压应控制在160mmHg以下等;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的水平,空腹血糖一般建议控制在7.8mmol/L以下等,以降低手术相关风险。
(二)术后对鼻炎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各年龄人群:术后鼻腔通气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部分患者的鼻炎症状也可能会随之减轻。但术后仍需注意鼻腔护理,如定期清理鼻腔分泌物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协助其做好鼻腔护理,避免儿童用力擤鼻等,防止影响术区恢复。成年患者术后也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等。
2.特殊人群:老年患者术后要密切观察鼻腔恢复情况,因为老年患者恢复相对较慢,且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复发的风险等。儿童患者术后除了注意鼻腔护理外,还要关注其鼻腔发育情况,定期进行随访,确保手术未对鼻腔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有基础病史的患者术后要继续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继续监测血压并按时服药,糖尿病患者继续监测血糖并控制饮食等,同时要观察术后是否有与基础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出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