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肥大为鼻甲长期受炎症等刺激致黏膜水肿、鼻腔阻塞,常见病因有炎症、过敏等因素,临床表现有鼻塞等,诊断靠鼻内镜等检查,治疗分保守(药物、冲洗)和手术(部分切除、射频消融)。
一、鼻甲肥大的定义
鼻甲肥大是指鼻甲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引起鼻甲黏膜水肿,导致鼻腔阻塞。鼻甲是鼻腔内的正常结构,分为下鼻甲、中鼻甲和上鼻甲,其中下鼻甲肥大较为常见。
二、鼻甲肥大的常见病因
1.炎症因素
鼻腔炎症: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可演变成慢性鼻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会使鼻甲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导致鼻甲肥大。例如,儿童如果反复患上感冒,炎症蔓延至鼻腔易引发慢性鼻炎及鼻甲肥大,这与儿童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鼻腔防御功能尚未完全完善有关。成人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吸入过多粉尘、化学物质等刺激鼻腔黏膜,也容易引发炎症导致鼻甲肥大。
邻近器官炎症: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炎症蔓延至鼻腔,长期刺激鼻甲黏膜,也可引起鼻甲肥大。比如腺样体肥大的儿童,腺样体组织堵塞后鼻孔,影响鼻腔通气,导致鼻腔分泌物引流不畅,长期刺激鼻甲引发肥大。
2.过敏因素: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鼻黏膜发生变态反应,出现水肿,长期反复的过敏反应可导致鼻甲肥大。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因过敏引发鼻甲肥大,儿童过敏可能与接触室内外过敏原有关,成人过敏则可能与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中的过敏原接触相关。
3.其他因素
药物性因素:长期使用鼻用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素滴鼻液等,可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黏膜反跳性充血增生,导致鼻甲肥大。老年人可能因患有其他疾病需要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增加了鼻甲肥大的风险。
内分泌因素:在青春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人体内分泌发生变化,可能影响鼻黏膜的代谢,导致鼻甲肥大。青春期少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妊娠期女性内分泌系统改变,都可能出现鼻甲肥大的情况。
三、鼻甲肥大的临床表现
1.鼻塞:是最主要的症状,可为单侧或双侧鼻塞。鼻塞程度轻重不一,轻者间歇性鼻塞,在运动后鼻塞减轻,静坐时加重;重者为持续性鼻塞,患者常需张口呼吸。儿童若存在鼻甲肥大导致的鼻塞,可能会出现睡眠时打鼾、呼吸不畅,甚至影响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
2.流涕:鼻腔分泌物增多,可为黏液性或黏脓性鼻涕,若伴有感染,鼻涕可呈脓性。
3.嗅觉减退:由于鼻塞,空气不能充分到达嗅区,导致嗅觉减退。
4.头痛、头昏:肥大的鼻甲压迫鼻中隔,刺激神经末梢,可引起头痛、头昏等症状。
四、鼻甲肥大的诊断方法
1.鼻内镜检查:通过鼻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鼻甲的大小、形态、黏膜情况等,是诊断鼻甲肥大的重要方法。可以清晰看到下鼻甲是否肿大、黏膜是否充血、是否有分泌物等。
2.前鼻镜检查:简单的前鼻镜检查也能初步观察鼻甲情况,可见鼻甲黏膜充血肿胀,下鼻甲肥大,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样。
3.影像学检查:如鼻部CT等,可更清晰地显示鼻甲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了解鼻甲肥大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鼻窦病变等情况。
五、鼻甲肥大的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由炎症引起的鼻甲肥大,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减轻鼻黏膜炎症和水肿。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鼻甲肥大,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缓解过敏症状,从而减轻鼻甲水肿。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比如儿童使用某些药物时要谨慎,避免影响生长发育等。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以进行鼻腔冲洗,但儿童在操作时需要家长协助,注意冲洗的压力和方法,避免造成不适。
2.手术治疗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鼻甲肥大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比如下鼻甲黏膜肥厚,对血管收缩剂反应差者,可考虑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但手术可能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出血、鼻腔粘连等,需要谨慎评估。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通过低温等离子射频能量,使鼻甲黏膜组织收缩,改善鼻腔通气。这种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适用于适合手术治疗的鼻甲肥大患者,尤其在儿童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