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有多样症状表现,肠道相关有腹泻(粪便性状多样、不同病因特点异)、腹痛(下腹隐痛胀痛绞痛等、需鉴别与警惕)、便血(轻重及颜色异、需排查严重病);全身有发热(感染性多、非感染性剧烈也可)、乏力(影响生活活动);体征直肠指检可及黏膜充血水肿等异常,结肠镜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不同病因有特点,感染性有感染源接触史等,非感染性中溃疡性慢性病程等、放射性有放疗史及特征性改变。
一、症状表现
(一)肠道相关症状
1.腹泻:是直肠炎常见症状之一,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便、黏液便甚至脓血便。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障碍等。不同病因引起的直肠炎腹泻特点有所差异,如感染性直肠炎可能伴有里急后重感,即频繁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对于儿童患者,长期腹泻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老年患者则可能因腹泻引发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2.腹痛:多为下腹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炎症刺激直肠神经末梢可引起腹痛,部分患者疼痛有一定规律性,如进食后可能诱发或加重腹痛。女性患者需注意与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相鉴别,老年患者则要警惕肠道肿瘤等病变导致的腹痛可能。
3.便血:直肠黏膜受炎症损伤后可出现便血情况,轻者粪便表面带血,重者可出现大量便血。便血颜色可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出血部位离肛门较近且出血量较少时,便血多为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出血量较多时,可能呈暗红色。儿童直肠炎便血需排除肠道感染等原因,老年患者则要高度重视肠道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可能。
(二)全身症状
1.发热:感染性直肠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因感染病原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为低热或高热。非感染性直肠炎一般较少出现发热,但如果炎症反应较剧烈,也可能伴有低热。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时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是否出现惊厥等情况;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提示机体抵抗力下降,需警惕感染扩散等情况。
2.乏力:由于炎症消耗机体能量,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无论是儿童还是老年直肠炎患者,乏力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儿童可能表现为玩耍时易疲劳,老年患者则可能影响其日常起居活动。
二、体征表现
(一)直肠指检
1.医生进行直肠指检时,可触及直肠黏膜充血、水肿,部分患者直肠黏膜可能有粗糙感、质脆易出血等表现。对于儿童进行直肠指检需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和损伤;老年患者进行直肠指检时要考虑其肠道可能存在的生理性改变等情况。
2.严重的直肠炎患者直肠指检时可能触及狭窄环等异常情况,这提示直肠黏膜有较严重的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
(二)结肠镜检查表现
1.结肠镜下可见直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不清,病变严重时可出现黏膜糜烂、溃疡形成。溃疡的形态、大小等因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呈多发性小溃疡,有的则为较大的溃疡面。儿童进行结肠镜检查需在麻醉等合适条件下进行,确保检查安全;老年患者可能因肠道准备等问题影响结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需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三、不同病因相关表现特点
(一)感染性直肠炎
1.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直肠炎,除上述一般表现外,可能有明确的感染源接触史,如食用不洁食物等。粪便中可能检测出相应的致病菌,患者全身感染症状相对较明显,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更突出。儿童感染性直肠炎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老年感染性直肠炎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低,易出现病情迁延不愈等情况。
2.病毒感染引起的直肠炎,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粪便检查可能发现病毒相关抗原等。
(二)非感染性直肠炎
1.溃疡性直肠炎:多呈慢性病程,腹泻、便血等症状反复发作。直肠黏膜病变多从直肠远段开始,向近段蔓延,结肠镜下可见黏膜呈颗粒状,脆性增加,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等表现。儿童溃疡性直肠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病需及时治疗,避免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溃疡性直肠炎可能与肠道免疫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相关,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
2.放射性直肠炎:有盆腔放射治疗病史,一般在放疗后数月至数年出现症状,表现为便血、直肠疼痛等,直肠黏膜可能出现放射性损伤的特征性改变,如黏膜萎缩、纤维化等。老年患者进行盆腔放疗后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的风险相对较高,需在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密切监测直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