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包括神经精神、搔抓摩擦、饮食及其他如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因素。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剧痒,典型皮损是苔藓样变,常见于颈部等部位。诊断依典型表现并与其他皮肤病鉴别,结合病史,必要时做病理检查。治疗有一般治疗(避免刺激、调整生活饮食)、药物治疗(外用、口服及局部封闭或系统用糖皮质激素等)和物理治疗(光疗)。预防要保持良好心态、注意皮肤护理和合理饮食。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在治疗和护理上各有注意事项。
一、神经性皮炎的定义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又称为慢性单纯性苔藓,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
二、神经性皮炎的病因
1.神经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生活与工作压力大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比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人群,更容易患神经性皮炎。
2.搔抓及摩擦:反复搔抓、摩擦局部皮肤,会使皮肤角质层增厚,形成苔藓样变,进而导致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像一些有搔抓习惯的人群,患病风险会增加。
3.饮食因素: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及鱼虾等发物,可能会刺激皮肤,诱发或加重神经性皮炎。
4.其他因素: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局部刺激(如衣领过硬摩擦颈部皮肤)等,也与神经性皮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三、神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剧烈瘙痒,尤其在夜间或情绪波动时瘙痒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和日常生活。
2.皮损:典型皮损为皮肤苔藓样变,即皮肤增厚、纹理加深、皮嵴隆起,形成多个多角形的丘疹,融合成片,表面粗糙,覆有少量鳞屑。常见于颈部、肘部、骶尾部、眼睑、四肢伸侧等部位。初起时,局部皮肤可能仅有瘙痒而无明显皮疹,搔抓后逐渐出现米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淡红色或正常肤色,质地坚实。随病情发展,丘疹会逐渐融合扩大,形成苔藓样斑块。
四、神经性皮炎的诊断
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阵发性瘙痒和苔藓样变的皮损,结合发病部位等特点进行诊断。同时,需与其他有类似表现的皮肤病相鉴别,如慢性湿疹、扁平苔藓、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等。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变化、是否有搔抓习惯、精神状态等,必要时还会进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五、神经性皮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尽量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防止热水烫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清洁剂。调整生活节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的摄入。
2.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药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可缓解瘙痒和炎症。对于瘙痒严重影响睡眠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若病情严重,外用及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局部封闭治疗或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但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3.物理治疗:如光疗(如窄谱中波紫外线),对部分患者有效,可改善皮肤症状。
六、神经性皮炎的预防
1.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运动、听音乐、旅游等,减少因精神因素诱发疾病的风险。
2.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搔抓、摩擦皮肤,选择柔软、宽松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注意皮肤保湿,可使用温和的润肤剂。
3.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多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七、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搔抓可能更容易导致皮肤破损、感染。家长要注意看护,避免孩子搔抓皮肤。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需特别谨慎,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避免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影响的药物。若使用外用药物,要密切观察孩子皮肤有无不良反应。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这两类人群用药需谨慎,许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若患神经性皮炎,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或哺乳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危害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皮肤干燥,更应注意皮肤保湿。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治疗神经性皮炎时,要考虑所用药物与其他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若使用外用药物,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过敏或刺激反应,因为老年人皮肤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