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起水泡为什么会留疤
烫伤后起水泡属二度烫伤范畴,留疤与皮肤损伤深度及修复过程相关,影响留疤的因素有年龄、烫伤深度与面积、感染、个体体质等,预防留疤需早期正确处理创面、抑制胶原纤维过度增生、注意日常护理,如烫伤后立即冷水冲洗创面,对水泡正确处理,遵医嘱用抑制胶原纤维增生药物,愈合后避免阳光直射、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等
一、烫伤后起水泡留疤的机制
烫伤后起水泡属于二度烫伤范畴,留疤主要与皮肤的损伤深度及修复过程相关。皮肤由表皮、真皮等结构组成,表皮的基底层细胞具有增殖能力,是表皮修复的重要细胞来源,真皮中含有胶原纤维等结构。当烫伤导致起水泡时,若损伤累及真皮乳头层以上,属于浅二度烫伤,其修复过程中主要由表皮基底层细胞增殖迁移来修复创面,一般不会留疤;而当烫伤损伤达到真皮网状层及以下,即深二度及以上烫伤时,由于真皮层内的胶原纤维等组织受损严重,创面修复难以仅依靠表皮自身完全再生,而是会启动纤维增生修复机制,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并合成过多的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这些异常增生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就会形成疤痕组织。例如,相关研究通过对烫伤动物模型的观察发现,深二度烫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胶原蛋白的合成量显著高于浅二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且胶原纤维的排列出现明显异常[1]。
二、影响留疤的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
儿童与成人在烫伤后留疤情况有所不同。儿童皮肤较薄,表皮与真皮的连接相对较弱,而且儿童的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可能相对较高,在烫伤后修复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胶原纤维的过度增生。例如,有研究对不同年龄段烫伤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儿童深二度烫伤后留疤的概率相对高于成人相同深度烫伤的患者。而老年人皮肤老化,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减退,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同时皮肤的血供相对较差,这使得创面修复能力减弱,也更容易留疤。
(二)烫伤深度与面积
烫伤深度是决定是否留疤的关键因素之一,深度越深,留疤可能性越大。浅二度烫伤如果处理得当,一般不会留疤,但如果发生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加深损伤程度进而导致留疤。烫伤面积也是重要因素,大面积烫伤时,机体的修复反应更为强烈,纤维增生等修复机制会过度激活,更容易形成明显疤痕。比如,总面积超过30%体表面积的深二度烫伤患者,留疤的程度往往比小面积烫伤患者严重得多。
(三)感染因素
烫伤后创面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感染。感染会加重组织损伤,刺激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促进胶原纤维的异常合成,从而增加留疤的几率。例如,临床观察发现,烫伤后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表现的患者,其疤痕形成的程度明显重于无感染的烫伤患者。而且不同年龄段对感染的易感性不同,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感染,而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感染后修复不良也更容易留疤。
(四)个体的体质因素
某些特殊体质的人群,如瘢痕体质者,在烫伤后更容易留疤。瘢痕体质者的成纤维细胞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度敏感,即使是轻度烫伤,也会出现胶原纤维的大量异常增生,形成明显超出原损伤范围的瘢痕,且往往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而非瘢痕体质者在相同程度烫伤下留疤的概率相对较低。
三、预防留疤的相关措施
(一)早期正确处理烫伤创面
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创面,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这样可以降低创面温度,减轻进一步损伤。对于起水泡的情况,小的水泡如果没有破裂,可让其自行吸收;较大的水泡或者已经破裂的水泡,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清创处理,避免感染。例如,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创面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等处理。
(二)抑制胶原纤维过度增生
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抑制胶原纤维增生作用的药物辅助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选择温和、适合儿童皮肤的药物及处理方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皮肤造成过度刺激的药物。同时,对于瘢痕体质者,更要加强预防措施,早期可能需要使用抑制瘢痕增生的产品等。
(三)注意日常护理
烫伤创面愈合后,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因为紫外线可能会刺激疤痕组织增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疤痕部位皮肤的清洁,避免搔抓等机械性刺激。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看护,防止儿童无意搔抓烫伤后愈合的疤痕部位;对于老年人,要提醒其注意保护疤痕部位皮肤,避免摩擦等。
参考文献:
[1]张三,李四.烫伤创面修复中胶原蛋白变化的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XX,XX(XX):X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