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小结是什么病
声带小结是特殊类型慢性喉炎,由声带黏膜局限性增生致灰白色小隆起,多因用声过度等引起,有声音嘶哑等临床表现,可通过喉镜等诊断,治疗分保守与手术,需合理用声等预防。
一、病因
1.用声过度:长期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是最主要的病因。例如,歌手长时间高强度演唱,教师长时间连续授课,都可能导致声带频繁振动,使得声带黏膜受到过度摩擦,引发局部组织增生形成小结。从病理角度看,过度用声会引起声带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刺激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形成声带小结。
2.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反复发作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会持续刺激声带,增加声带小结的发病风险。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波及声带,导致声带黏膜充血、水肿,长期如此容易发展为声带小结。
3.内分泌因素: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影响声带的黏膜状态,使声带更容易出现小结样改变。比如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波动,声带组织可能会相对更脆弱,更容易因用声等因素形成小结。
二、临床表现
1.声音嘶哑:是声带小结最主要的症状。初期可能表现为间断性声音嘶哑,发声易疲劳,用声多时症状明显,休息后可有所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声音嘶哑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例如歌手患病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演唱时高音部分难以发出,或者声音变得沙哑、低沉。
2.喉部异物感:患者可能会感觉喉部有异物,咳不出、咽不下,但又不影响正常吞咽。这是因为声带小结刺激喉部黏膜,引起的一种异常感觉。
3.发音费力:说话时需要花费更多力气才能发出声音,与正常发声相比,明显感觉吃力。这是由于声带小结影响了声带的振动频率和幅度,导致发声功能受到影响。
三、诊断方法
1.喉镜检查:是诊断声带小结的主要方法。通过间接喉镜、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等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声带表面是否有小结样病变。间接喉镜检查相对简便,但对于喉部细微病变的观察可能不够清晰;纤维喉镜检查则可以更清晰、细致地观察声带的情况,能够发现早期较小的声带小结。例如,纤维喉镜下可见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对称性的灰白色小结隆起。
2.嗓音分析:可以对患者的发声情况进行客观分析,评估声音嘶哑的程度以及声带振动的频率、振幅等指标。通过嗓音分析有助于判断声带小结对发声功能的影响程度,并且可以作为治疗效果评估的一个指标。比如,嗓音分析显示发声基频升高、振幅减小等,提示声带小结导致发声功能出现异常。
四、治疗
1.保守治疗
禁声休息:这是非常重要的保守治疗措施。让声带充分休息,避免继续用声过度,一般轻度的声带小结通过适当禁声休息有可能自行缓解。比如教师患病后,需要暂停授课一段时间,让声带得到休息。
嗓音训练:在专业语音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嗓音训练,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改善用声习惯。通过训练可以调整声带的振动方式,减轻声带的摩擦和损伤,有助于声带小结的恢复。例如,学习如何正确控制气息、调整发声位置等。
药物治疗:可局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声带的炎症反应。但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不能替代禁声休息等主要措施。
2.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声带小结较大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是支撑喉镜下声带小结切除术,通过手术将声带小结切除,恢复声带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手术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术后仍需要注意嗓音休息和康复训练。
五、预防措施
1.合理用声:避免长时间连续用声,注意发声节奏,每隔一段时间让声带休息片刻。例如,教师授课时可以采用分段教学的方式,每讲一段时间就让学生休息几分钟,同时自己也放松声带。
2.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因为吸烟和饮酒会刺激喉部黏膜,增加声带小结的发病风险。
3.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炎症迁延不愈波及声带。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时,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多喝水,促进身体恢复。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正处于嗓音发育阶段,要避免过度喊叫等不当用声行为。家长要注意引导儿童正确用声,发现儿童声音异常时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声带小结可能与用声不当、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且儿童嗓音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及时干预。
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要更加注意用声保护。比如妊娠期女性要避免长时间说话或大声说话,防止声带过度疲劳引发声带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