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荨麻疹的人应该注意哪些饮食
荨麻疹患者的饮食给出了多方面建议:一是避免食用已知过敏原食物,明确自身过敏原并关注食品成分;二是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类摄入;三是控制高组胺食物,选新鲜食材,谨慎食用促组胺释放食物;四是增加富含维生素C、E及钙、镁的食物;五是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六是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饮食注意事项;七是结合胃肠疾病、糖尿病等病史调整饮食;八是强调生活方式与饮食协同调整,合理运动、充足睡眠,运动前后补水,睡前避免多食。
一、避免食用已知过敏原食物
1.明确过敏原:有荨麻疹的人应先确定自身的食物过敏原,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海鲜(如虾、蟹、贝类)、坚果(如花生、腰果)等。若曾在食用某些食物后出现荨麻疹症状加重或发作,应避免再次食用该食物。
2.关注食品成分:在购买加工食品时,仔细阅读食品标签,避免含有已知过敏原成分的食品。一些食品可能含有隐藏的过敏原,如某些调味料、添加剂中可能含有牛奶、鸡蛋等成分。
二、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辛辣食物:辣椒、花椒、芥末、咖喱等辛辣食物可能刺激皮肤血管扩张,加重荨麻疹的瘙痒和红肿症状。对于有荨麻疹的人来说,应尽量减少食用此类食物,特别是在荨麻疹发作期。
2.酒类:酒精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导致皮肤血管扩张,使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增加,从而加重荨麻疹症状。无论啤酒、白酒还是葡萄酒,都应避免饮用。
三、控制食用高组胺食物
1.组胺含量高的食物:一些食物本身含有较高的组胺,如不新鲜的鱼类、肉类、奶酪、巧克力等。组胺可直接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诱发或加重荨麻疹。因此,有荨麻疹的人应选择新鲜的食材,避免食用存放时间过长或变质的食物。
2.促进组胺释放的食物:草莓、番茄、菠萝、香蕉等食物可能促进体内组胺的释放,有荨麻疹的人在食用时应谨慎,尤其是在病情不稳定时,可适当减少食用量。
四、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1.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缓解荨麻疹症状。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草莓、猕猴桃、绿叶蔬菜、坚果等食物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适当增加摄入。
2.钙和镁:钙和镁离子有助于稳定细胞膜,减少组胺等炎症介质的释放。牛奶、豆制品、海鲜、绿叶蔬菜等食物富含钙和镁,可适量食用。
五、注意饮食规律
1.定时定量进食: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和食量,避免暴饮暴食。不规律的饮食可能影响胃肠功能,导致消化吸收不良,进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加重荨麻疹症状。
2.避免过饥过饱:过饥或过饱都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过饥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诱发荨麻疹发作;过饱则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功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出现食物过敏。对于有荨麻疹的儿童,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密切观察食用新食物后的反应。同时,儿童的饮食应更加注重营养均衡,保证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2.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消化功能减弱,在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坚硬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此外,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在饮食调整时应综合考虑其他疾病的饮食要求。
3.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变化,荨麻疹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在饮食方面,孕妇应避免食用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食物,如生鱼片、未煮熟的肉类等。同时,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求。
七、结合病史调整饮食
1.胃肠疾病病史:若患者同时患有胃肠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炎等,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不适,进而影响荨麻疹的病情。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
2.其他慢性疾病病史: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荨麻疹患者,在饮食上还需遵循相应疾病的饮食原则。如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高糖食物;高血压患者应减少钠盐的摄入,避免高盐食物。
八、生活方式与饮食的协同调整
1.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运动后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但在运动前后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因脱水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2.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荨麻疹症状加重。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调整。在睡前避免食用过多食物,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