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中耳炎
中耳炎的症状表现包括耳痛(儿童哭闹不安、抓耳,成人搏动性或刺痛,吞咽加重)、听力下降(感觉听力减退,儿童可能影响语言发育)、耳鸣(耳内嗡嗡等声,与中耳炎症影响听觉感受器有关)、耳闷胀感(耳部闷塞感,与中耳腔积液或炎症致压力变化有关);体征检查有耳部外观检查(看红肿、分泌物等,不同年龄段表现有特点)、鼓膜检查(耳镜查鼓膜,急性和慢性表现不同)、听力测试(了解听力损失程度类型,辅助判断);病史回顾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史(易通过咽鼓管致中耳感染)、耳部外伤史(破坏防御屏障致发病风险增)、过敏史(过敏体质者耳部黏膜易过敏致发病几率增)
一、症状表现
1.耳痛
儿童通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抓耳等。成人则可感觉耳部搏动性疼痛或刺痛,在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尤其是急性中耳炎患者,耳痛症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耳部神经所致。
对于婴幼儿,由于无法准确表达,家长需留意其是否出现异常哭闹,尤其是在吃奶、睡觉等安静状态下突然哭闹加剧,可能提示耳部有疼痛不适。
2.听力下降
患者可能会感觉听力有所减退,自己说话的声音在耳内回荡。这是因为中耳腔内有炎症,导致声音传导受到影响。例如,急性中耳炎时,中耳积液会阻碍声波的正常传导,从而引起听力下降。
儿童若出现听力下降,可能会对其语言发育产生影响,因为他们无法正常接收外界声音来学习语言,所以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对声音的反应,如叫其名字时反应是否迟钝等。
3.耳鸣
部分患者会出现耳鸣症状,表现为耳内有嗡嗡声、嘶鸣声等。这是由于中耳炎症刺激内耳结构,影响了听觉感受器的正常功能,导致异常的神经信号传导,从而产生耳鸣。
对于有长期噪音暴露史或耳部基础疾病的人群,出现耳鸣时更要警惕中耳炎的可能,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增加中耳炎的发病风险,同时也会使耳鸣与中耳炎的关联更需重视。
4.耳闷胀感
患者会感觉耳部有闷塞感,好像耳朵被什么堵住了一样。这是因为中耳腔积液或炎症导致中耳内压力变化,影响了耳部的正常通气,从而产生耳闷胀感。
对于经常乘坐飞机、潜水等可能导致中耳气压变化的人群,出现耳闷胀感时要考虑中耳炎的可能性,因为气压变化容易引发中耳炎症,进而出现耳闷胀等症状。
二、体征检查
1.耳部外观检查
医生会观察耳部的外观,看是否有红肿、分泌物等情况。急性中耳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鼓膜充血、膨出等表现,慢性中耳炎患者可能有鼓膜穿孔、增厚等情况。
对于儿童,由于其耳部皮肤较薄,炎症时耳部外观变化可能相对更明显,家长在带孩子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耳部外观有无异常变化。
2.鼓膜检查
通过耳镜检查鼓膜情况是判断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急性中耳炎时鼓膜呈弥漫性充血,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鼓膜膨出,若有化脓则可见鼓膜穿孔及脓性分泌物。慢性中耳炎鼓膜多有穿孔、增厚、钙化等表现。
在检查鼓膜时,要注意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儿童的鼓膜相对较薄,更容易受到炎症影响而出现变化,医生在检查时会更加仔细,以准确判断是否患有中耳炎。
3.听力测试
包括纯音听阈测试等,可了解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中耳炎患者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听力损失,通过听力测试能辅助判断中耳炎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对于怀疑有中耳炎的儿童,听力测试是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因为儿童自身表述可能不准确,听力测试可以客观地反映其听力情况,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三、病史回顾
1.上呼吸道感染史
很多中耳炎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如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容易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引发中耳炎。例如,在流感流行季节,患流感后出现耳部不适的人群患中耳炎的风险增加。
对于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人群,要更加留意自己是否出现中耳炎的相关症状,因为这类人群更容易发生中耳炎症。
2.耳部外伤史
耳部受到外伤,如耳部被击打、进水等情况,可能会破坏耳部的防御屏障,增加中耳炎的发病风险。例如,游泳后耳朵进水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引发中耳炎。
有耳部外伤史的人,在受伤后要密切观察耳部情况,一旦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患有中耳炎。
3.过敏史
过敏体质的人,其耳部黏膜可能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进而增加中耳炎的发病几率。例如,对某些食物、花粉等过敏的人群,在过敏发作时可能会伴随耳部的过敏反应,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引发中耳炎。
过敏体质者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在出现耳部不适时,要考虑到过敏因素对中耳炎发病的影响,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