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形成的原因
慢性咽炎的引发因素包括局部因素(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烟酒过度)、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低下、职业因素)及其他因素(如环境因素、过敏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这些因素通过不同方式刺激或损伤咽部黏膜,导致慢性咽炎发生。
一、局部因素
1.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急性咽炎若未能彻底治愈,炎症反复刺激咽部黏膜,就容易转为慢性咽炎。例如,儿童时期若频繁发生急性咽炎,由于儿童咽部淋巴组织丰富,炎症更易迁延不愈,进而发展为慢性咽炎的风险相对较高。成年人若急性咽炎治疗不规范,也可能逐渐演变为慢性状态。
2.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鼻腔、鼻窦的炎症,如鼻窦炎,其炎性分泌物可倒流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慢性扁桃体炎也会持续对咽部产生刺激,这些都可引发慢性咽炎。对于有鼻窦炎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儿童,鼻窦内分泌物的引流不畅,更容易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而成年人长期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反复发炎肿大,也会成为慢性咽炎的诱因。
3.长期烟酒过度:吸烟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直接刺激咽部黏膜,使咽部黏膜充血、水肿,黏液腺分泌功能紊乱;过量饮酒会损伤咽部黏膜的防御机制,降低咽部的抵抗力。长期烟酒过度的人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患慢性咽炎的概率都明显高于不吸烟不饮酒者。比如长期大量吸烟的中年男性,咽部长期受到烟雾刺激,慢性咽炎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二、全身因素
1.贫血:贫血患者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咽部黏膜也会因缺氧而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慢性炎症。尤其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铁元素缺乏影响了咽部黏膜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对于患有贫血的特殊人群,如孕妇,孕期贫血可能导致咽部抵抗力降低,更容易患上慢性咽炎,需要及时纠正贫血状况来降低患病风险。
2.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消化不良,可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胃酸等刺激性物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引发慢性炎症。一些患有胃肠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患者,由于胃肠蠕动功能和消化功能异常,更容易出现胃酸反流,进而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几率。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发生消化不良导致反流性咽炎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3.下呼吸道慢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其炎性分泌物长期刺激咽部,可引发慢性咽炎。长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由于咳嗽等症状反复存在,气道内的分泌物不断刺激咽部,逐渐导致咽部黏膜慢性炎症的发生。对于此类患者,控制下呼吸道的慢性炎症对于预防和缓解慢性咽炎也非常重要。
4.内分泌紊乱:如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引起咽部黏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出现咽部不适等症状,容易诱发慢性咽炎。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的变化,身体各系统的调节功能发生改变,咽部黏膜的敏感性增加,更易受到影响而发生慢性咽炎。
5.免疫功能低下:一些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咽部容易受到病原体的反复侵袭,从而引发慢性咽炎。例如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其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咽部极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炎症,进而发展为慢性咽炎。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咽部的防护,避免感染因素的刺激。
6.职业因素: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的人群,如教师、化工工人等,咽部黏膜持续受到粉尘、化学气体的刺激,容易引发慢性咽炎。教师由于长期用嗓,同时可能处于粉尘环境(如一些学校教室粉尘较多),双重因素导致咽部黏膜损伤,慢性咽炎的发病率较高。化工工人长期接触有害化学气体,咽部黏膜直接受到化学物质的刺激,更易患上慢性咽炎。
三、其他因素
1.环境因素: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有害气体等,咽部黏膜容易受到损伤,引发慢性咽炎。例如在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居民长期处于被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慢性咽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空气质量良好地区的人群。
2.过敏因素: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可引起咽部黏膜过敏反应,导致慢性咽炎。在花粉季节,过敏体质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和年轻人,接触花粉后容易出现咽部瘙痒、咳嗽等过敏相关的咽部症状,长期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咽炎。
3.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过度用嗓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诱发慢性咽炎。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咽部的防御功能减弱;过度用嗓会使咽部黏膜疲劳、受损,容易引发炎症。比如一些歌手、话务员等长期过度用嗓的人群,慢性咽炎的发生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