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咽炎怎么办
长期咽炎指病程超3个月的咽部慢性炎症,有多种类型。非药物干预包括改善生活方式(饮食调整、环境控制)和口腔护理。医疗干预需关注就医指征、检查及药物治疗原则。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需保证营养睡眠等,老年人要综合基础疾病用药,特殊职业人群要合理用嗓等。
一、明确长期咽炎的定义与常见类型
长期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一般超过3个月,常见类型有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等。不同类型咽炎在病理表现上有差异,慢性单纯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慢性肥厚性咽炎则以咽部淋巴组织增生为主,黏膜增厚;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多与萎缩性鼻炎相关,咽部黏膜变薄、干燥。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改善生活方式
1.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咽部黏膜,加重炎症。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苹果、菠菜、西兰花等,维生素有助于维持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咽部黏膜湿润,利于分泌物排出。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保证营养均衡。
2.环境控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温度适宜,湿度维持在40%-60%为宜。冬季可使用加湿器,夏季避免室内温度过低或过高。对于有吸烟习惯的人群,必须戒烟,同时要避免处于二手烟环境中,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严重损伤咽部黏膜,加重咽炎症状。老年人及儿童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更需注意环境的调节,例如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干燥或污染空气的适应能力下降,儿童的呼吸道黏膜娇嫩,易受环境影响。
(二)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早晚正确刷牙,饭后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刷牙时要注意方法正确,保证每个牙面都能清洁到位,儿童刷牙需家长协助监督,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软毛牙刷和儿童专用牙膏。淡盐水漱口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抑制咽部细菌滋生,减少炎症刺激。对于佩戴假牙的患者,要注意假牙的清洁,每天取下假牙进行清洗,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导致细菌繁殖,加重咽炎。
三、医疗干预相关情况
(一)就医指征与检查
当长期咽炎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及时就医:咽痛剧烈、发热持续不退、咽部异物感突然加重影响吞咽及呼吸、痰中带血等。就医时医生通常会进行体格检查,观察咽部黏膜情况,还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对于怀疑有其他病变的情况,可能会建议进行喉镜检查等,以明确咽部具体病变情况。例如,对于年龄较大且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出现痰中带血等症状时,需高度警惕咽部恶性病变可能,及时通过喉镜等检查排查。
(二)药物治疗原则(仅提及药物名称)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建议,患者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对于病毒感染相关的咽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还可能会使用一些局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等,起到清洁、杀菌、消炎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使用药物需更加谨慎,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严格控制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四、不同人群长期咽炎的特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长期咽炎可能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饮食习惯不良等有关。家长要特别注意儿童的营养摄入,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增强儿童免疫力。在环境方面,要保持儿童生活环境的清洁,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等刺激因素。同时,儿童用药需严格按照儿童剂量,避免使用成人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长期咽炎可能与身体机能衰退、基础疾病等有关。老年人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治疗咽炎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例如,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要协助老年人做好口腔护理、环境调节等工作,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舒适,促进咽炎的缓解。
(三)特殊职业人群
教师、歌手等用嗓较多的特殊职业人群,长期咽炎可能与过度用嗓有关。这类人群要注意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连续用嗓,发声时要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工作之余要注意休息,可通过适当的喉部锻炼来增强喉部肌肉的功能,如进行简单的喉部深呼吸等。同时,要注意保持工作环境的适宜,减少咽部的刺激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