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区别有什么
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在病因、症状表现、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面各有不同。鼻窦炎多由呼吸道感染等引起,有急慢性之分,症状有鼻塞、流脓涕等,诊断靠病史询问、鼻内镜及鼻窦CT等,治疗急性用药物,慢性可手术;过敏性鼻炎由接触过敏原引发,有季节性或常年性,症状有喷嚏、流涕等,诊断靠病史、鼻内镜等检查,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用药物等,特殊人群如儿童、成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病因方面
1.鼻窦炎:多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如感冒未及时有效控制,细菌(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或真菌等病原体感染鼻窦,导致鼻窦黏膜炎症。例如,儿童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就容易引发鼻窦炎,因为儿童的鼻窦发育尚未完善,且抵抗力相对较弱。成人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吸入过多粉尘等也可能增加患鼻窦炎的风险。
2.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如春季的杨树、柳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尘螨、动物皮屑等。有过敏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过敏性鼻炎,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比如生活在花粉传播季节且对花粉过敏的人群,接触到过敏原后就易发病。
二、症状表现方面
1.鼻窦炎:主要症状有鼻塞,多为持续性鼻塞,因鼻窦黏膜肿胀及分泌物潴留导致;流脓涕,鼻涕可为黄色或黄绿色,较为浓稠;头痛,不同鼻窦的炎症引发的头痛部位有所不同,如额窦炎常表现为前额部疼痛,晨起明显,午后缓解;还可能伴有嗅觉减退等症状。儿童患鼻窦炎时,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发热、哭闹不安、呼吸急促等表现,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
2.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大量清水样涕,打喷嚏时随之流出;鼻痒,患者常感觉鼻内瘙痒难忍;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部分患者还可伴有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这是因为眼部与鼻部黏膜相连,过敏原可累及眼部。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可能表现为揉鼻子、挖鼻子等行为来缓解不适。
三、发病特点方面
1.鼻窦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鼻窦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起病较急,病程一般<12周;慢性鼻窦炎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病程>12周,多由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转化而来,发病相对隐匿,症状时轻时重。
2.过敏性鼻炎:呈季节性或常年性发作。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与花粉等季节性过敏原暴露相关,多在特定季节发作;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则与尘螨、真菌等常年存在的过敏原有关,症状常年持续或间歇性发作。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花粉多的环境中,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风险显著增加;而居住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则可能加重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
四、诊断方面
1.鼻窦炎: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发生发展过程等。然后进行鼻内镜检查,可见鼻窦口有脓性分泌物,鼻黏膜充血肿胀;还可通过鼻窦CT检查,明确鼻窦内黏膜增厚、有无积液等情况,鼻窦CT是诊断鼻窦炎的重要影像学依据,能清晰显示鼻窦的病变范围等。
2.过敏性鼻炎:询问病史时需关注过敏原接触史等。鼻内镜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尤为明显;皮肤点刺试验可检测患者对常见过敏原是否过敏,通过在皮肤上点刺不同过敏原,观察皮肤反应来判断;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也有助于明确患者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
五、治疗方面
1.鼻窦炎:急性鼻窦炎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等(具体药物需根据病原体类型等选择),同时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黏膜炎症肿胀,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还可使用黏液促排剂促进鼻窦内分泌物排出。慢性鼻窦炎除上述药物治疗外,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内镜下鼻窦手术等。
2.过敏性鼻炎:首先是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重要的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常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能缓解喷嚏、流涕等症状;鼻用糖皮质激素也是常用药物,可减轻鼻黏膜炎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也可用于治疗,如孟鲁司特钠等。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还可考虑免疫治疗等。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时需特别注意。儿童鼻窦炎治疗时,抗生素的选择要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等,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儿童过敏性鼻炎治疗时,抗组胺药的选择要关注儿童的年龄阶段,一些药物可能有特定的儿童适用剂量等,同时要尽量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等。成人患这两种疾病时,要根据自身的基础病史等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如有基础疾病如哮喘等,在治疗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