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褥疮的护理措施
褥疮预防与护理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定期翻身(不能自主翻身患者每2小时一次,身体差等情况可缩短至11.5小时,能自主翻身患者12小时自行改变体位,翻身避免拖拉推,不同年龄病史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温水擦拭,失禁患者及时清理,清洗后涂抹润肤霜等,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点)、使用减压设备(如气垫床、减压坐垫等,不同人群选择有别)、加强营养支持(保证营养均衡,特殊患者有不同营养需求,无法饮食满足时可鼻饲或静脉补充)、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知识、给予心理支持、针对不同生活方式患者进行教育)以及观察与评估(定期观察皮肤,每日评估,高危患者增加次数,使用评估工具,重点关注特殊人群皮肤及疼痛情况)。
一、定期翻身
1.翻身频率:对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皮肤较薄或者已经有褥疮发生的迹象,可适当缩短翻身间隔时间至1-1.5小时。对于能自主翻身的患者,鼓励其每1-2小时自行改变一次体位。
2.翻身方法: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两人协助翻身时,一人托住患者的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患者的臀部和腘窝,同时将患者抬起移向近侧,再将患者转向对侧。对于肥胖患者,可借助翻身垫或电动翻身床等辅助设备。
3.不同年龄和病史患者的注意事项:老年人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少,翻身时要更加轻柔,避免过度用力损伤皮肤。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翻身时要注意保护骨骼,避免因翻身不当导致骨折。
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清洁方法:每日用温水擦拭患者皮肤,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擦拭时要使用柔软的毛巾,避免用力搓擦。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清理排泄物,并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和臀部,然后用柔软的干毛巾擦干。
2.皮肤保护:清洗后可在皮肤表面涂抹适量的润肤霜,以保持皮肤的水分,防止皮肤干燥。对于皮肤褶皱处,可撒上适量的爽身粉,但要注意避免粉末进入呼吸道。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皮肤娇嫩,清洁时要使用温和的婴儿沐浴露,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感染,清洁后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处理。
三、使用减压设备
1.减压床垫:可选用气垫床、水床等减压床垫,这些床垫可以分散身体压力,减少局部皮肤的受压。气垫床通过不断充气和放气,改变身体与床垫的接触点,从而减轻压力。水床则利用水的流动性,使身体均匀受力。
2.减压坐垫:对于需要长期坐轮椅的患者,可使用减压坐垫,如凝胶坐垫、泡沫坐垫等。这些坐垫可以减轻臀部和坐骨结节的压力,预防褥疮的发生。
3.特殊人群的选择: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柔软、舒适的减压设备,避免因设备过硬导致皮肤损伤。对于体型较大的患者,要选择承载能力强的减压床垫和坐垫。
四、加强营养支持
1.营养均衡: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蛋白质是修复和维持皮肤组织的重要物质,可多给患者提供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特殊患者的营养需求: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对于老年人,要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可将食物做成软烂的形式。
3.营养补充:对于无法通过饮食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等方式进行补充。
五、健康教育
1.患者及家属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褥疮的发生原因、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提高他们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指导家属正确的翻身、皮肤清洁等护理方法,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
2.心理支持: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不同生活方式患者的教育:对于生活习惯不良的患者,如长期吸烟、酗酒等,要向他们讲解这些不良习惯对皮肤健康的影响,鼓励他们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六、观察与评估
1.皮肤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有无破损、红肿等情况,尤其是骨骼突出部位。如发现皮肤有异常变化,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评估频率:一般每日评估一次患者的皮肤状况,对于高危患者,可增加评估次数。评估时要使用统一的评估工具,如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等,以准确判断患者发生褥疮的风险程度。
3.特殊人群的重点观察:对于老年人、儿童、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要重点观察皮肤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同时,要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如有疼痛要及时采取止痛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