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血热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血热是中医术语,指外感热邪入血等致血行异常的病理状态,从现代医学角度是机体阳气过盛等致血液循环异常。其临床表现有皮肤表现(皮疹、瘙痒)、出血倾向(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全身症状(发热、心烦易怒)。成因包括外感热邪、情志过激、饮食不节。中医辨证需据症状等,调理可中药、饮食、生活方式调整,中药需专业医师指导,饮食调理分人群,生活方式要保持心情、休息、运动等适宜。

一、血热的定义

血热是中医术语,指外感热邪入血中,血行加速而异常,表现为出血、发瘀等的病理状态。从现代医学角度可理解为机体阳气过盛,热邪侵扰血分,导致血液循环出现异常情况。例如,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当人体受到外界热邪侵袭或自身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热时,就可能出现血热相关表现。

二、血热的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

皮疹:可能出现红斑、丘疹等。从临床观察及相关研究可知,血热患者皮肤表面的红斑颜色较为鲜红,分布可呈对称性等情况。比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部分患者存在类似血热表现的皮肤红斑,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异常导致血热相关因素激活有关。

瘙痒:血热可能引起皮肤瘙痒,这是因为血热扰动肌肤,影响肌肤的正常气血运行及津液滋养。在儿童群体中,若出现血热相关皮肤问题导致瘙痒,需特别注意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等情况,因为儿童皮肤屏障相对较弱,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2.出血倾向

鼻衄、齿衄:血热可使血液妄行,出现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在成年人中,若本身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史,再加上血热因素,可能会加重出血倾向。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当出现鼻衄、齿衄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与血热等因素相关,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血压及出血情况。

尿血、便血:严重的血热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或消化系统出现出血,表现为尿血、便血等。在老年人中,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出现血热相关出血时,恢复相对较慢,且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病情,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出血可能会对其整体健康状况产生更严重影响。

3.全身症状

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患者自觉有热感,体温可能轻度升高。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略有差异,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血热导致的发热可能更易波动,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如适当增减衣物等,避免低龄儿童过度使用退热药物。成年人则可通过观察发热伴随症状等综合判断病情。

心烦易怒:血热扰心,会使患者出现心情烦躁、容易发怒等表现。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血热相关的心烦易怒情况,这类人群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以缓解血热相关症状。

三、血热的成因

1.外感热邪

夏季炎热之邪侵袭人体,或在高温环境中停留过久,热邪可直接入血分,导致血热。例如在持续高温的天气里,长时间处于户外劳作的人群,就较易受到暑热之邪侵袭而出现血热表现。

2.情志过激

长期情绪抑郁、焦虑,郁而化火,火热内盛可灼伤血分。对于女性群体,由于其情绪相对敏感,若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更易因情志过激引发血热。比如一些更年期女性,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血热相关的烦躁、失眠等症状。

3.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温热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等,容易内生火热,热邪伤及血分。在儿童饮食中,若家长过度给孩子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也可能导致儿童出现血热相关表现,因为儿童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过多食用这类食物更易引起体内热邪滋生。

四、血热的中医辨证与调理

1.辨证要点

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如舌质红绛、脉数等常是血热的重要辨证依据。通过详细的舌脉诊察,能更准确判断血热的程度及所属证型。例如舌质红绛且有出血倾向表现的患者,多为血热较盛之证。

2.调理方法

中药调理:可选用一些清热凉血的中药,如生地、丹皮、赤芍等。但需注意,中药的使用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尤其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更要谨慎用药。孕妇使用清热凉血中药需评估对胎儿的影响,儿童使用需严格把控药物剂量及种类,优先选择温和且适合儿童的调理方式。

饮食调理:宜食用清热凉血的食物,如莲藕、苦瓜、雪梨等。在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调理中有所不同,儿童可将这些食物制作成适合儿童口味的辅食,如莲藕粥等;老年人则需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避免过于寒凉的食物刺激胃肠道,可将雪梨煮食等。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气血运行,但要避免在炎热、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防加重血热情况。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要注意定时活动身体,调节气血流通。

了解疾病
血热
血热,是指外感热邪入血中,血行加速而异常,表现为出血、发瘀等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邪热入血所致,也可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而导致血热。亦称血分热。即血分有热。证见吐衄、咳咯、溺血,午后发热,女子月事先期而来,脉弦而数,法当凉血。血热亦是小儿发热证型之一。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怎么治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等。可通过被鼠污染的尿、粪、唾液、排泄物所污染等感染。本病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地仍然是本病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
血热好治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出血热在发病早期是比较好治的。这种疾病虽然危害性大,但是早期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一般来说都能完全治愈,不容易留下后遗症。但如果一直没有进行规范的治疗,病情便会不断的加重,治疗难度也会增加,最后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
血热会传染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出血热会传染。该病是由汉坦病毒造成,汉坦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病毒,正常都是全在于鼠类动物身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如果不想患上出血热,在生活当中就要做好预防工作,比如注意环境卫生,防止和鼠类接触,不要吃保存不当或者不干净的食物等。
流行性出血热严重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也称作“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汉坦病毒属各型病毒造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果早期诊治,是不严重的,也可以完全恢复治愈的。如果未能及时诊疗,病情有进展加重,可表现出多种并发症,死亡率可达90%左右,还是比较严重的。
流行性出血热怎么治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得了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热阶段,病人应卧床休息,在饮食上注意高热量、高维生素等半流质的饮食,要补充足够的液体,多喝温盐水。可使用一些免疫药物治疗,以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也可采取中药调节治疗。输液应以等渗和盐液为主,常用者有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
血热人与人会传染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出血热人和人之间不会发生传染。出血热是属于一种传染性的疾病,但是主要是经过家属的尿液或者是粪便排泄物来传染,人经过呼吸道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之后,就会表现出发热的症状。发生出血热的病人往往以高热为主,往往会经过5个时期的病情发展。经过人的排泄物不会发生传染。
血热是什么病严重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的出血热临床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汉坦病毒造成,鼠类是其主要的传染源。 可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来传播。临床以发热、充血、出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 严重的病人甚至可以造成死亡。因此一旦发现可疑病人,需尽早到医院隔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是什么?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汉坦病毒感染导致的的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典型的疾病分为五期。初期是以发热症状为主要表现,表现出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有特征性的体征如“三红、颜面、颈部和胸部潮红,三痛:以头痛、眼眶痛、腰痛为主”症状。但是最主要是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和病毒核酸或分离检查分析确诊。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病毒造成的自然流行病,主要由大鼠感染。它是一种以发热、出血倾向和肾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高热病人应进行物理降温,出汗退热药物应慎用,以防出汗后休克。2.液体疗法的重点是根据每个病人的变化特点,维持体内血容量、水、电解质、酸碱和渗透压的平衡,避免低血压休
流行性出血热是怎么回事?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又名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汉坦病毒导致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鼠类为传染源,其他动物如犬、猫、家兔、野兔等也可为传染源,我国主要以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染源。病毒可经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可从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传播,也可经接触、母婴垂直传播,还有可能经虫媒传播。广泛流行于欧等许多国家,
血热型银屑病的表现
丁旭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血热型银屑病很常见,也就是银屑病在急性期的时候表现大多数都可以按照血热来辨证,具体到患者的表现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局部皮损表现,主要表现为红斑、脱屑,这种红斑可以是小的点滴状,数量很多,也可以是斑片状,颜色都比较鲜红,有瘙痒,患者自己搔抓以后会出现很多的出血点,这个都符合中医说的血热、迫血妄行特点,可以按照血热来辨证。同时患者还可以有一些全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什么病
高杰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汉坦病毒所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异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以及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的临床经过可以分为五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严重的患者可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是什么情况
徐少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 二甲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眼眶痛和胸痛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的机体还会出现肾脏损害、蛋白尿、少尿以致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隔离,防止导致更多人被感染。
血热严重吗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出血热有时严重有时不严重。在我国主要有流行性出血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轻重程度相差很大。轻者为轻中度发热,中毒症状较轻,可无出血点以及其他部位出血,肾损害比较轻,可无休克,也无少尿,一般能较快恢复。流行性出血热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肾功能衰竭,可导致死亡。登革出血热轻重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
血热是什么病传染吗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出血热是由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一组传染性疾病,各种出血热临床表现不完全一样,但均还有皮肤黏膜充血、出血,严重的会出现腔道脏器出血,导致死亡。国内的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经过老鼠传播,登革出血热由登革热病毒经蚊子叮咬而传播,国外尚有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由体液、黏膜、皮肤等接触造成传染。
血热怎么检查出来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检查出出血热,应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综合分析。有流行性出血热宜居居住或旅行史,存在发热、头疼、腰疼、眼眶疼、面部颈部、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水肿、皮肤出血点等可疑症状,同时流行性出现了病毒IGM抗体阳性,此时便可明确为流行性出血热。而登革出血热在患者有疫区旅行居住史,存在急性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