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扁桃体肿大怎么回事
扁桃体肿大常见于儿童,包括腭扁桃体,正常时大小有个体差异。感染(病毒、细菌)、反复炎症刺激、过敏等是常见原因,表现为局部(体积增大、堵塞咽腔等)和全身(发热等)症状,影响呼吸、睡眠、免疫等,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分一般、针对病因及手术,家长需关注儿童情况,及时就医,日常注意增强体质、保暖、通风等。
一、扁桃体肿大的定义及正常情况
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等,通常所说的小孩儿扁桃体肿大一般指腭扁桃体肿大。正常情况下,扁桃体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儿童扁桃体可能相对较大,但未影响呼吸、吞咽等功能。
二、常见原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由腺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受到病毒侵袭,病毒感染可导致扁桃体充血、肿大,多伴有发热、咽痛等症状。例如,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较为常见,研究显示腺病毒感染后扁桃体肿大发生率较高。
细菌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儿童在受凉、劳累等抵抗力下降时,容易被细菌感染,引发扁桃体炎,出现扁桃体红肿、疼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扁桃体明显肿大。
2.反复炎症刺激:如果儿童既往有反复的扁桃体炎症发作,炎症长期刺激会导致扁桃体淋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从而引起扁桃体肿大,且肿大可能逐渐加重。比如,有的儿童每年扁桃体炎发作数次,久而久之扁桃体就会持续肿大。
3.过敏反应:儿童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可能引起咽部的过敏反应,导致扁桃体肿大,常伴有咽部瘙痒、咳嗽等过敏相关症状。
三、扁桃体肿大的表现
1.局部表现:扁桃体肿大可表现为扁桃体体积增大,严重时可堵塞咽腔,影响呼吸,出现张口呼吸、睡眠时打鼾等情况;局部还可能有疼痛、异物感,儿童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拒食等表现。
2.全身表现:如果是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以上,还可能有乏力、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
四、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1.呼吸方面:严重的扁桃体肿大可能导致儿童通气不畅,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影响颌面骨的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
2.睡眠方面:扁桃体肿大引起的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等情况,会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3.免疫方面:扁桃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正常情况下能发挥一定的免疫作用,但过度肿大的扁桃体可能成为病灶,储存细菌等病原体,反而可能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反复感染等情况。
五、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视诊可以观察到扁桃体的大小、颜色、有无分泌物等情况,初步判断扁桃体肿大的程度。一般将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Ⅰ度肿大时扁桃体不超过腭舌弓和腭咽弓;Ⅱ度肿大时扁桃体超过腭咽弓,但未达到咽后壁中线;Ⅲ度肿大时扁桃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
2.实验室检查:如果考虑是感染因素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可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必要时还可能进行咽拭子培养,明确致病菌。
六、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休息与饮食:让儿童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口腔卫生:指导儿童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
2.针对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一般为自限性疾病,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如体温超过38.5℃可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物(但需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避免低龄儿童不合理用药),缓解发热等症状。
细菌感染:根据病情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家长不可自行用药。
3.手术治疗:如果扁桃体肿大反复发作,每年发作次数达7-8次以上,或引起严重的呼吸、吞咽障碍,或成为病灶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等情况,可考虑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扁桃体切除术,但手术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七、特殊人群(儿童)的温馨提示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扁桃体肿大的情况,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呼吸、睡眠、饮食等情况。如果发现儿童有扁桃体肿大相关表现,应及时带儿童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让儿童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过敏原接触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不要自行给儿童滥用药物,尤其是一些成分不明的偏方等,以免对儿童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