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要怎么治疗
慢性咽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作息、环境)并避免诱发因素;药物治疗有局部含漱液、含片及全身针对感染、过敏的药物;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外治(针灸、贴敷);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有各自治疗注意要点。
一、一般治疗
1.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咽部黏膜,加重慢性咽炎症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菠菜等,有助于维持咽部黏膜的健康。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饮水可以保持咽部黏膜湿润,减轻不适。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规律,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作息方面:保持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成年人应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则需要相应延长睡眠时间,如学龄前儿童可能需要10-13小时睡眠等。避免熬夜,熬夜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可能加重慢性咽炎的症状。
环境方面: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粉尘多或有刺激性气体的环境中。对于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的人群,可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外出应佩戴口罩,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咽部的刺激。
2.避免诱发因素:尽量避免过度用嗓,如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等。对于教师、歌手等用嗓较多的人群,要注意正确的用嗓方法,工作间隙适当休息。同时,要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因为鼻腔炎症可能导致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引发慢性咽炎;还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也会刺激咽部黏膜,引起慢性咽炎。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应尽量戒烟限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酒精等物质都会对咽部黏膜造成损害。
二、药物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
含漱液:常用的有复方硼砂含漱液等,可清洁口腔、杀菌,减轻咽部炎症。含漱时要注意将药液充分含漱,使药液与咽部黏膜充分接触,一般每次含漱1-2分钟后吐出,每天可使用数次。
含片:如西瓜霜含片等,具有消肿止痛、清咽利喉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咽部病变部位,缓解咽部疼痛、干燥等不适症状。儿童使用含片时要注意防止误吸,最好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2.全身药物治疗:如果慢性咽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等问题。对于过敏因素引起的慢性咽炎,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驾驶员、高空作业等人群要谨慎使用。对于儿童患者,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调整剂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三、中医治疗
1.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可开具相应的方剂进行调理。例如,对于阴虚火旺型慢性咽炎,常用百合固金汤等进行加减治疗;对于痰湿蕴结型慢性咽炎,常用二陈汤等进行调理。中药的使用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儿童使用中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性味等是否适合儿童的身体特点。
2.中医外治:如针灸治疗,可选取廉泉、天突、列缺等穴位进行针刺,起到疏通经络、清热利咽的作用。但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儿童进行针灸时要安抚好儿童情绪,避免其紧张、哭闹导致操作困难或意外发生。此外,还有穴位贴敷等方法,将中药制成膏剂贴敷于特定穴位,也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咽炎的治疗更要注重非药物干预,如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睡眠和良好的室内环境等。在药物选择上要格外谨慎,尽量选择儿童专用的药物剂型,如儿童型含片、糖浆等,且使用剂量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计算,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使用药物后的反应,如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慢性咽炎患者在治疗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加重基础疾病。例如,使用某些抗生素时可能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产生相互作用,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后合理用药。此外,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要更加关注,如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免疫力等。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慢性咽炎时,药物使用需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非药物的生活方式调整。如果必须使用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