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炎与咽炎的区别
气管炎发病部位为气管,临床表现有咳嗽、咯痰、喘息等,检查包括体格、实验室、影像学等,治疗有一般、药物、氧疗等;咽炎发病部位为咽部,有咽部不适、咳嗽等表现,检查含体格、实验室及其他,治疗有一般、药物、局部等,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方面有相应注意细节
一、发病部位
1.气管炎:主要发病部位是气管,气管是连接喉与支气管之间的管道,是空气进出肺的通道之一,气管炎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患病,生活中长期吸烟、接触粉尘等刺激性物质、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等人群易患,男性和女性在发病风险上无绝对明显差异,但长期吸烟的男性患病风险相对更高。
2.咽炎:发病部位为咽部,咽部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等。各年龄阶段人群均可发病,用嗓过度、生活在污染环境中、有过敏体质等人群易患,同样男性和女性在一般发病风险上无绝对显著差异,但教师等长期用嗓人群咽炎相对高发。
二、临床表现
1.气管炎:
症状表现:主要症状有咳嗽,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咯痰,痰液可为白色黏液痰或脓性痰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喘息、气急等症状,尤其在喘息型气管炎患者中较明显。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咳嗽症状相对更剧烈,且因儿童气管较细,易出现气急等表现;成人患者症状相对更具多样性,可从轻微咳嗽到较严重的咳痰、喘息等。
伴随表现: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因感染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为低热到中度发热,少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高热;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2.咽炎:
症状表现: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如咽部干燥、发痒、灼热、疼痛等,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还可伴有咳嗽,一般咳嗽程度相对较轻,但因咽部不适刺激可频繁咳嗽;慢性咽炎患者还可能有咽部异物感,总感觉咽部有东西卡着。不同年龄患者表现类似,但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更多表现为频繁清嗓等行为。
伴随表现:急性咽炎患者可能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而慢性咽炎患者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
三、检查方法
1.气管炎:
体格检查:可听到双肺呼吸音粗糙,有时可闻及干啰音或散在湿啰音,儿童患者由于气管较窄,可能呼吸音听起来更粗重。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CRP)可升高。病原学检查,如痰培养等,可明确致病菌,指导治疗。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异常,反复发作者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等改变;胸部CT检查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或需要鉴别诊断时可采用,能更清晰显示气管及周围组织情况。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时需注意的细节不同,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要做好辐射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2.咽炎:
体格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急性咽炎时黏膜充血较明显,慢性咽炎时可见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
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血常规中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其他检查:对于一些特殊类型咽炎或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时,可能会进行间接喉镜、纤维喉镜等检查,查看喉部情况,排除喉部病变。不同年龄患者在进行喉镜检查时,儿童可能需要在更轻柔的操作下进行,以减少患儿的不适。
四、治疗原则
1.气管炎: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吸烟及接触刺激性气体等。不同年龄患者休息和多饮水的要求有所不同,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多饮水要注意少量多次,防止一次饮水过多引起呛咳等;成人则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保证每天足够的饮水量。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有喘息症状时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存在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但需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儿童用药需更加谨慎,要选择适合儿童剂型和剂量的药物。
氧疗:对于有缺氧表现,如口唇发绀等的患者,可给予吸氧治疗,不同年龄患者吸氧流量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儿童要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和流量,避免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2.咽炎: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用嗓等。儿童要保证充足睡眠,成人则要注意合理安排生活节奏,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等过度用嗓行为。
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可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同样要合理应用。慢性咽炎可使用一些中成药,如咽炎片等,缓解咽部不适症状。儿童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剂量和剂型来选择。
局部治疗:对于慢性咽炎,还可采用局部雾化吸入治疗等,改善咽部症状,儿童进行雾化吸入时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药物有效吸入且避免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