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有哪些表现
慢性胃炎有多样症状表现,消化系统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感、反酸烧心、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嗳气等;全身症状有乏力、消瘦等;自身免疫性胃炎有巨幼细胞贫血相关表现及可能伴其他自身免疫病;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部分有口臭且患相关疾病风险高
一、症状表现
(一)消化系统症状
1.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多数慢性胃炎患者会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等,疼痛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部分患者进食后会加重。研究表明,约70%-80%的慢性胃炎患者有上腹部不适的表现,其疼痛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与胃黏膜的炎症程度不一定完全成正比。例如,一些轻度炎症的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偶尔的上腹部胀满感,而炎症相对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相对不敏感,症状可能较隐匿;而中青年患者可能疼痛感觉相对更明显。
2.饱胀感:患者常感觉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有饱腹感,这是因为胃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胃排空延迟。比如,正常情况下进食后胃会逐渐蠕动将食物向肠道推送,而慢性胃炎患者胃蠕动功能紊乱,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从而产生饱胀感。这种饱胀感在不同生活方式下可能有变化,比如久坐、缺乏运动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饱胀加重的情况;而适当运动的患者可能相对缓解。
3.反酸、烧心:胃酸分泌紊乱可导致反酸,即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同时伴有烧心感,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约有30%-40%的慢性胃炎患者会出现反酸烧心症状,这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引起。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合并有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等情况,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而长期吸烟、饮酒的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反酸烧心症状。
4.食欲减退:患者进食欲望降低,食量减少。这与胃部不适影响消化功能有关,胃内食物不能及时消化排空,会反射性地抑制食欲中枢。不同性别患者可能有所不同,一般女性可能相对更关注自身食欲变化,而男性可能有时不太在意,但本质都是由于胃部炎症影响了正常的消化过程。
5.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严重时可伴有呕吐,尤其是在胃部炎症较为明显刺激胃黏膜时。儿童患慢性胃炎时,呕吐症状可能相对更常见,因为儿童的胃肠功能相对更脆弱,炎症对其刺激更容易引起呕吐反应;而老年患者由于胃肠蠕动功能本身较弱,呕吐可能相对较少,但一旦出现呕吐需更谨慎处理,防止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6.嗳气:患者会不自觉地频繁嗳气,是胃内气体增多,通过食管排出体外的表现。慢性胃炎患者胃内气体产生增多或排出受阻都可能导致嗳气,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产生的一些物质可能影响胃的正常运动和气体代谢,从而增加嗳气的发生几率。不同生活方式中,经常进食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的患者嗳气可能更明显。
(二)全身症状
1.乏力:部分患者会感到全身无力,精神不振。这可能是由于慢性胃炎导致长期消化吸收不良,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身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例如,长期食欲减退、营养吸收不良会使身体缺乏必要的能量供应物质,如葡萄糖等,从而引起乏力。年龄较大的患者本身身体机能衰退,再加上慢性胃炎的影响,乏力症状可能更突出;而年轻患者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加重乏力表现。
2.消瘦:如果慢性胃炎病情长期不愈,且患者消化吸收功能持续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体重逐渐下降、消瘦的情况。尤其是一些病情较重、营养吸收障碍明显的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慢性胃炎导致消瘦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成年女性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除了考虑慢性胃炎外,还需排除其他疾病,但慢性胃炎是其中一个可能因素。
(三)不同类型慢性胃炎的特殊表现
1.自身免疫性胃炎:除了上述一般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外,由于自身免疫攻击胃体、胃底的壁细胞,导致内因子缺乏,影响维生素B吸收,可引起巨幼细胞贫血相关表现,如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这类患者在老年人群中相对更常见,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可能相对较高。而且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等,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情况。
2.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特异性表现,但约10%-20%的患者可能会有口臭,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在胃内代谢产生有异味的物质,通过口腔排出。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口臭可能是较早期的一个提示信号,但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而成年患者如果发现不明原因口臭,且伴有胃部不适,需考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同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