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胃炎有典型症状(烧心、反流)和非典型症状(胸痛、吞咽困难、咽喉部症状),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症状有特点,生活方式(饮食、体位、吸烟饮酒)会影响症状,既往消化系统疾病史和其他系统疾病史也对其症状有影响
一、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的常见症状
1.典型症状
烧心:是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较为突出的症状,多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其发生机制是酸性胃内容物刺激食管黏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所致。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会出现烧心症状,这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发灼热感。
反流:患者可感觉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部分患者在空腹时更容易出现反流现象,尤其在夜间平卧时,反流物可能刺激咽喉部,引起不适。
2.非典型症状
胸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颈部等部位,类似心绞痛。这是因为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食管痉挛,导致胸痛。但需注意与真正的心绞痛相鉴别,心绞痛一般与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相关,而反流性食管炎胃炎引起的胸痛在进食后或卧位时更易发作。
吞咽困难:部分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初期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引起的间歇性吞咽困难,后期则可能因食管瘢痕形成导致持续性吞咽困难。其发生与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溃疡及纤维化等有关,使得食管蠕动功能异常。
咽喉部症状:反流物刺激咽喉部可引起咽喉炎,出现咽部异物感、声嘶等症状。长期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声带息肉、慢性咳嗽等问题。例如,有研究发现,很多慢性咽喉炎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的情况,经抗反流治疗后,咽喉炎症状有所改善。
二、不同人群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症状的特点
1.儿童
儿童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的症状可能不太典型,除了可能出现烧心、反流等症状外,还可能表现为拒食、喂养困难、反复呕吐等。由于儿童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家长需密切观察。比如,婴幼儿可能在进食后频繁呕吐,且呕吐物可能带有酸味,长期的喂养困难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这是因为儿童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出现胃酸反流的情况。
2.老年人
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烧心、反流等症状可能较轻,但并发症相对较多。例如,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食管狭窄、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这与老年人的食管蠕动功能减退、黏膜修复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判断症状时需综合考虑,避免漏诊或误诊。
3.女性
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增大压迫胃部等因素,更容易出现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的症状,如烧心、反流等症状可能加重。此外,女性在更年期时,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可能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导致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的发生率增加。
三、生活方式对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症状的影响
1.饮食因素
高糖、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加重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的症状。例如,大量食用巧克力、咖啡、辣椒等食物后,可能会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导致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研究显示,经常摄入这些刺激性食物的人群,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的发病风险明显高于饮食清淡的人群。
过饱饮食也会增加腹压,促使胃酸反流,因此建议患者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
2.体位因素
卧位时尤其是平卧位时,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加重烧心等症状。所以,患者可适当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例如,睡眠时采用头高脚低的体位,能有效降低夜间反流的发生率。
长期弯腰、负重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也会诱发或加重反流症状,应尽量避免。
3.吸烟饮酒
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削弱食管的清除功能,还能刺激胃酸分泌,从而加重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的症状。饮酒同样会损伤食管黏膜,刺激胃酸分泌,并且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导致反流加重。因此,患者应戒烟限酒。
四、病史对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症状的影响
1.既往消化系统疾病史
如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患者,由于胃酸分泌调节失衡,更容易出现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的症状。因为胃溃疡等疾病可能影响胃的排空功能,导致胃内压力升高,进而促使胃酸反流至食管。
有胃手术史的患者,如胃大部切除术等,可能改变了胃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受损,增加了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的发生风险,其症状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如反流症状可能更为明显等。
2.其他系统疾病史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能存在自主神经病变,影响食管的蠕动功能,导致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的症状不典型,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例如,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可使食管蠕动减慢,延迟胃排空,从而加重胃酸反流。
患有结缔组织病的患者,如硬皮病等,可能累及食管,导致食管动力障碍,出现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相关症状,且病情可能较为复杂,治疗难度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