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节症状、全身症状及关节外表现。关节症状包括晨僵(持续超1小时有诊断价值,随病情进展延长且全天可不适,不同人群有差异)、疼痛与肿胀(多累及双手小关节等,对称、早期间歇后期持续,儿童表现不同)、晚期关节畸形(多种因素致,不同人群影响各异);全身症状有发热(与疾病活动相关,儿童影响生长发育)、乏力(活动期高消耗致,不同人群表现不同)、体重减轻(炎症消耗及食欲受影响等致,老年人加重营养不良);关节外表现包含类风湿结节(提示病情活动,不同人群处理需综合)、肺部病变(间质性肺疾病致咳嗽气短等,长期不控制加重,老年人影响大)、心脏受累(心包炎致胸痛心悸等,多年患病风险增,不同性别耐受性不同)、血液系统异常(贫血、血小板增多等,干扰儿童生长发育)。
一、关节症状
1.晨僵: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出现晨僵现象,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节部位僵硬、活动不灵活,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这种晨僵与关节炎症导致的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因素有关,随着病情进展,晨僵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且全天各个时间段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不适,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关节退变基础上合并类风湿关节炎而使晨僵更明显,女性患者在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下也可能对晨僵有不同的感受。
2.疼痛与肿胀:多累及双手小关节(如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腕关节等,疼痛呈对称性,早期可能为间歇性疼痛,随着病情发展转为持续性疼痛。肿胀是由于关节炎症导致滑膜充血、水肿以及关节腔积液引起,关节局部可出现肿胀、皮温升高,在活动量较大或病情活动期时肿胀和疼痛会加重,对于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而表现为关节部位的哭闹、不愿活动等情况,需家长密切观察其关节的异常表现。
3.关节畸形:病情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常见的有掌指关节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状畸形等。这是由于关节软骨破坏、韧带损伤及肌肉萎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发生关节畸形的风险相对较高,女性患者在疾病进程中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关节畸形的发生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可为低热或中等度热,发热通常与疾病活动相关。当体内炎症反应活跃时,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发热,这种发热一般不会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且伴寒战等严重感染的表现,但也需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相鉴别,对于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热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并及时评估病情。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疾病处于活动期时,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炎症因子会影响能量代谢等过程,从而使患者感觉身体虚弱、没有力气,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量较前明显减少,女性患者在日常家务劳动或工作中可能会更早出现乏力难以支撑的情况。
3.体重减轻:由于疾病消耗以及食欲受到一定影响等因素,部分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当炎症持续存在时,机体的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相对减弱,同时患者可能因关节疼痛而减少进食,导致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进而引起体重下降,对于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重减轻可能会加重其营养不良的状况,需要关注营养支持。
三、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肘部、鹰嘴突等部位。结节大小不一,质地较硬,无压痛或轻度压痛。其发生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结节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对于有类风湿结节的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病情变化,因为这可能预示着关节破坏等更严重病变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出现类风湿结节后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其整体病情及身体状况。
2.肺部病变:可出现间质性肺疾病,表现为咳嗽、气短等症状。这是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炎症累及肺部组织,导致肺间质发生炎症、纤维化等病变,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相应的肺部改变,对于长期患病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肺部病变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呼吸功能,老年人本身肺功能相对较弱,合并肺部病变后可能会明显影响生活质量,需要定期进行肺部相关检查。
3.心脏受累:可出现心包炎等心脏病变,表现为胸痛、心悸等。炎症累及心脏包膜引起心包炎,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异常,对于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的患者,心脏受累的风险会增加,女性患者在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下可能对心脏病变的耐受性与男性有所不同,需要关注心脏功能的监测。
4.血液系统异常:可出现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与疾病慢性炎症导致的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等因素有关;还可能出现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与疾病的炎症活动相关。血液系统异常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全身状况,如贫血会导致患者乏力加重等,对于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液系统异常可能会干扰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