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如何饮食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食需综合考虑能量与宏量营养素、维生素与矿物质、膳食纤维、饮食频率与方式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根据个体情况确定能量需求,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针对性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发作期避高纤维,缓解期渐增可溶性纤维;采用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方式;儿童、老年、女性等特殊人群有相应饮食注意要点。
一、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1.能量: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确定能量需求,一般成年人每日能量摄入需满足基础代谢、体力活动等需求,可通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20%,青少年还需保证充足能量以支持生长发育。
2.碳水化合物: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精制谷物(白米、白面等),避免高纤维粗粮在发作期加重肠道负担,而在缓解期可适当增加全谷物等复杂碳水化合物摄入,因其富含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且相对更易消化吸收,能提供稳定能量。
3.脂肪:优先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等,避免过多摄入动物饱和脂肪,每日脂肪摄入量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发作期可适当减少脂肪摄入以减轻肠道消化负担,缓解期可维持正常脂肪摄入水平。
4.蛋白质: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发作期可选择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如鱼肉、鸡蛋白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满足机体修复等需求,一般每千克体重1-1.5克左右,青少年因生长发育需要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
二、维生素与矿物质
1.维生素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作用,有助于肠道修复,可通过新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补充,一般成年人每日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100毫克,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适当摄入,但要注意水果的选择,发作期避免过于酸涩刺激肠道的水果。
维生素B族:参与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全谷类食物、瘦肉、豆类等富含B族维生素,如糙米、全麦面包、瘦肉、豆类等,不同年龄人群对维生素B族需求略有差异,青少年生长发育快,更需保证B族维生素摄入以维持正常代谢。
维生素D:对于肠道免疫等有一定作用,可通过适度日照(避免暴晒)及食物如深海鱼类、蛋黄等获取,老年人因皮肤合成维生素D能力下降等原因更需注意维生素D补充,可在医生评估下适当补充。
2.矿物质
钾:腹泻等情况易导致钾丢失,需注意补充,香蕉、土豆、绿叶蔬菜等是钾的良好来源,不同年龄人群钾的需求不同,成年人每日钾推荐摄入量约为2000毫克,发作期腹泻明显时更要注意钾的补充,可通过饮食或口服补钾剂(需遵医嘱)。
镁:参与多种酶的活动,坚果、种子、绿叶蔬菜等富含镁,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对镁需求增加,应保证足够镁摄入,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钙:乳制品是钙的重要来源,发作期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影响钙吸收,缓解期要保证钙摄入,老年人因骨质疏松风险高更需注意钙补充,可通过饮食或钙剂补充,但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等的相互作用。
三、膳食纤维
1.发作期:应避免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粗粮、芹菜、韭菜等,因为高纤维食物会增加肠道蠕动,可能加重肠道炎症和腹泻症状,此时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2.缓解期:可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果胶等,它们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可逐渐增加到20-35克左右,但要注意循序渐进,让肠道有适应过程。
四、饮食频率与方式
1.少食多餐: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将每日三餐分为5-6餐,这样可以减轻肠道消化负担,保证营养持续供应,对于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为适用,青少年生长发育快,少食多餐可满足其能量和营养需求;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少食多餐有助于消化吸收。
2.细嚼慢咽: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对肠道的机械刺激,各年龄人群都应注意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尤其是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更需通过细嚼慢咽来保护肠道。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满足生长发育需求,根据年龄调整食物种类和质地,如婴儿期的特殊配方奶,幼儿期逐渐添加易消化的辅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补充。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饮食上要更加注意,避免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保证充足营养的同时要考虑与基础疾病的相互影响,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要控制盐摄入,同时注意饮食的易于消化性,可适当增加流食或半流食的比例。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不同生理时期(如月经周期等)可能对营养需求略有变化,但总体遵循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食原则,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因情绪等因素影响饮食,同时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要保证足够营养供应胎儿或婴儿,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