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咽炎
咽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呼吸道湿润;药物治疗分局部用药(含漱液、含片)和全身用药(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对症);中医治疗有中药方剂、针灸推拿及外治(中药雾化吸入);特殊人群中儿童要非药物优先、遵儿科规范;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病;妊娠期女性用药谨慎。
一、一般治疗
1.改善生活方式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均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人建议7-8小时/天,儿童根据年龄有所不同,婴幼儿需12-14小时/天,学龄儿童10小时/天左右。充足睡眠有助于机体免疫力恢复,对咽炎恢复有益。同时,要避免过度用嗓,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等都可能加重咽炎症状。例如,教师等用嗓较多的人群,更要注意合理安排用嗓时间。另外,应戒烟戒酒,吸烟会刺激咽部黏膜,使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加重炎症;酒精同样会对咽部产生刺激,不利于咽炎恢复。
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橙子等),维生素有助于维持咽部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咽部,导致咽部不适加重。对于儿童,家长要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保证营养均衡。
2.保持呼吸道湿润
可以通过多饮水来实现,成人每天饮水量建议1500-2000毫升,儿童则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一般年龄越小,单位体重需水量相对越多。干燥的空气会加重咽炎症状,在气候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适宜。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使用加湿器时要注意定期清洁,避免滋生细菌,加重呼吸道感染风险。
二、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含漱液:常用的有复方硼砂含漱液等,其可以清洁口腔、杀菌,减轻咽部炎症。含漱时要注意头部后仰,张口发“啊”音,使含漱液能充分接触咽部,每次含漱时间不少于30秒,每天可使用3-4次。对于儿童,由于其配合度较差,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专用的温和含漱液,并监督其正确使用,避免误咽。
含片:如西地碘含片等,具有杀菌、抗感染的作用。含片应含服,使其在咽部慢慢溶解,发挥药效。但要注意,对于儿童,含片可能存在误吸风险,需谨慎使用,必要时可选择儿童剂型的含片,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2.全身用药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不过敏情况下)等,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病史等综合判断。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在用药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范围,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同时,要关注患者的过敏史,如有青霉素过敏史等情况,需提前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三、中医治疗
1.中药方剂
中医认为咽炎多与肺肾阴虚、外感风热等因素有关。例如,对于肺肾阴虚型咽炎,可选用百合固金汤等方剂进行调理,但具体方剂的应用需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师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来确定方剂的组成和剂量。对于儿童,中医治疗要更加注重整体调理,用药需更加谨慎,一般会选用药性较为平和、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针灸推拿等方法也可辅助治疗咽炎,如针刺廉泉、天突等穴位,有一定的缓解咽部不适的作用。但针灸推拿等操作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儿童进行针灸推拿时要安抚其情绪,确保操作安全。
2.中医外治
中药雾化吸入也是一种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将中药制成雾化剂,通过雾化装置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咽部,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在进行中药雾化吸入时,要注意控制雾化的温度和浓度,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雾化装置和剂量,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四、特殊人群咽炎的治疗注意事项
1.儿童咽炎
儿童咽炎多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时,要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上述的改善生活方式等。用药方面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使用成人药物减量后给儿童使用,要选择儿童专用的药物剂型。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咽部症状、精神状态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老年人咽炎
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咽炎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例如,使用含漱液或含片时,要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在选择全身用药时,要更加谨慎,充分评估药物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同时,老年人的免疫力相对较低,要注意预防感染加重,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习惯。
3.妊娠期女性咽炎
妊娠期女性用药需格外谨慎,以免影响胎儿发育。在治疗咽炎时,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果必须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要密切关注自身病情变化,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母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