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冠心病通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进行鉴别诊断,症状表现上心绞痛是发作性胸痛,心肌梗死程度更剧烈且持续久;辅助检查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核素检查各有鉴别作用;不同人群如老年、女性、有特殊生活方式、有病史人群鉴别各有特点。
一、症状表现鉴别
心绞痛:典型心绞痛常为发作性胸痛,部位多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胸痛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亦可诱发。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内缓解。需与其他引起胸痛的疾病症状相鉴别,如肋间神经痛,其疼痛常累及1-2个肋间,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时疼痛加重;肋软骨炎疼痛部位多在胸骨旁第2-4肋软骨处,局部可有压痛,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与劳累、运动关系不密切。
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多在30分钟以上,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易被误诊为急腹症;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需与主动脉夹层鉴别,主动脉夹层疼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至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表现,超声心动图、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帮助鉴别。
二、辅助检查鉴别
心电图检查
静息心电图:约半数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电图正常,也可能有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或陈旧性心肌梗死改变。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移位,常见反映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0.1mV),发作缓解后恢复。T波改变非特异性,如T波倒置可能为缺血表现,但需结合临床。而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可能有特异性改变,如扩张型心肌病可出现左心室高电压、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律失常等;心包炎患者的心电图有特征性演变过程,初期ST段抬高(弓背向下),伴T波高耸,随后ST段回到基线,T波倒置逐渐加深呈冠状T,数周后T波逐渐恢复。
动态心电图(Holter):可连续记录24-72小时心电图,能捕捉到患者日常活动时的心电图变化,有助于发现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与症状的关系。与其他心律失常性疾病鉴别时,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Holter可记录到发作时的快速心律失常图形,与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不同。
超声心动图:可探测心脏结构和功能,帮助鉴别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导致的室壁运动异常等。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如运动减弱、无运动或矛盾运动。而瓣膜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可发现瓣膜结构异常,如二尖瓣狭窄表现为二尖瓣叶增厚、粘连,瓣口面积减小等;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肌肥厚、心腔扩大等特征性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发现狭窄部位、程度及范围等。通过造影可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鉴别,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走行异常等,造影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异常走行和起源情况。
心肌核素检查: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可显示心肌缺血的部位和范围。缺血心肌表现为灌注缺损,与冠心病心肌缺血区域相符。与心肌炎鉴别时,心肌炎患者心肌核素显像也可出现灌注异常,但心肌炎多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心肌酶学等检查有相应改变,而冠心病多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三、不同人群的鉴别特点
老年人群:老年冠心病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如胸痛不明显,而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易被误诊为肺部疾病或心力衰竭等。在鉴别时需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多种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也可能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需仔细区分各疾病的特点及相互影响。
女性人群:女性冠心病患者症状可能与男性不同,有的可能表现为不典型胸痛、疲劳、心悸等,且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可能与月经周期、妊娠、绝经等因素有关。在鉴别时要考虑到这些特殊生理因素对症状的影响,结合女性的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进行全面评估。
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患冠心病风险较高,在鉴别时要考虑这些生活方式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其他因遗传、疾病等因素导致的胸痛等症状疾病相区分。例如,长期吸烟人群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也可能有咳嗽、胸闷等症状,需通过详细检查鉴别。
有病史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在出现胸痛等症状时,需考虑冠心病的可能,同时要与这些基础疾病本身引起的并发症相鉴别。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糖尿病性心肌病,其临床表现与冠心病心肌梗死有相似之处,需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活检等检查进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