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扁桃体肿大怎么办
需观察扁桃体肿大程度、伴随症状、病程及既往史,一般处理包括保持口腔清洁、休息与饮食,医疗干预分病毒和细菌感染处理及手术指征、时机、术后注意事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过敏体质儿童、有基础疾病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观察评估
1.肿大程度判断:需观察扁桃体肿大是Ⅰ度、Ⅱ度还是Ⅲ度。Ⅰ度肿大时扁桃体不超过腭咽弓;Ⅱ度肿大时超过腭咽弓,但未达到咽后壁中线;Ⅲ度肿大时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不同程度的肿大可能提示不同的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比如Ⅲ度肿大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呼吸、吞咽等功能。
2.伴随症状观察:留意孩子是否有发热、咽痛、咳嗽、流涕、打鼾、呼吸不畅等症状。如果同时伴有高热、持续咽痛不缓解,可能提示有细菌感染等情况;如果出现夜间打鼾明显、呼吸暂停等,要考虑是否影响睡眠通气,需进一步评估。
3.病程及既往史:了解扁桃体肿大持续的时间,是急性发作还是慢性反复肿大。同时询问孩子既往是否有类似情况,是否有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过敏史等,这些信息对判断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很重要。比如有过敏史的孩子,需考虑是否有过敏性因素导致的扁桃体相关问题。
二、一般处理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
年龄因素考虑:对于婴幼儿,可在喂奶后或进食后适当喂少量温水,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对于年长儿,指导其饭后漱口,使用温盐水漱口较为合适,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每天可进行2-3次。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防止扁桃体炎加重。
生活方式影响: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对于预防和控制扁桃体肿大相关的炎症有积极意义。避免孩子经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扁桃体,加重肿大情况。
2.休息与饮食
休息要求: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年龄较小的孩子每天睡眠时间应在12-14小时左右,年长儿也需保证8-10小时以上的睡眠。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孩子身体的恢复,增强免疫力,对扁桃体肿大的缓解有帮助。
饮食调整: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避免食用过烫、过硬的食物,以免刺激扁桃体。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每天饮水量根据孩子年龄和活动量调整,一般每天不少于1000-1500毫升,充足的水分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利于分泌物排出。
三、医疗干预情况
1.感染因素导致的处理
病毒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孩子有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间隔15-20分钟可重复;若体温超过38.5℃,可根据孩子年龄选择合适的退热贴等进行退热,但需遵循儿科用药的安全原则,优先选择对孩子相对安全的退热方式。一般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经过对症处理,扁桃体肿大情况会逐渐改善。
细菌感染:当考虑细菌感染时,如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等,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需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根据孩子的病情、年龄等因素谨慎选择。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果孩子对青霉素不过敏,可能会作为首选,但具体药物选择需由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家长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2.手术干预情况
手术指征:如果孩子扁桃体肿大反复频繁发作,每年发作达7-8次以上,严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或者扁桃体肿大导致孩子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又或者怀疑扁桃体肿大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且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时,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长期扁桃体肿大导致孩子夜间缺氧,会影响大脑的血氧供应,进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身体的生长激素分泌,这种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时机及术后注意事项:手术时机的选择需综合评估孩子的身体状况,一般会选择在孩子免疫力相对较好的时期进行手术,如避开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期等。术后要注意孩子的伤口情况,让孩子保持安静,少说话,避免剧烈咳嗽。饮食上术后当天可给予冷流质饮食,如冰牛奶、冰淇淋等,起到减轻疼痛和减少出血的作用,随后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等,要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出血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扁桃体肿大时更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因为婴幼儿气道较狭窄,扁桃体肿大容易影响呼吸。如果发现婴幼儿有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在护理方面,要更加精细,保持鼻腔通畅,必要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来清理鼻腔分泌物,避免分泌物堵塞导致呼吸不畅加重。
2.过敏体质儿童: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要特别注意寻找可能的过敏原,如食物、环境中的花粉等。如果考虑是过敏因素导致的扁桃体肿大相关症状,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时要警惕药物过敏的可能,如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前要详细询问过敏史。
3.有基础疾病儿童:如果孩子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出现扁桃体肿大时,治疗需更加谨慎。例如有哮喘的孩子,在使用一些可能诱发哮喘发作的药物时要格外小心,在处理扁桃体肿大相关症状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