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耳石症总感觉晕乎乎的是怎么回事儿
耳石症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致病因素使耳石脱离后在半规管内淋巴液中随头位变化而运动,刺激毛细胞引发强烈且突发突止、不超1分钟的眩晕,还可能伴有眼震等症状。其症状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上年轻人症状典型、恢复相对快但不良生活习惯会延长不适,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多、身体机能差,恢复慢且复位时易跌倒;性别方面女性患病比例高,特殊时期激素变化会增加发病风险或加重症状;生活方式上,长期不良姿势、缺乏运动、睡眠不足和过度劳累会诱发或加重症状;有耳部疾病史或头部外伤史也会增加发病风险且使症状更复杂。应对措施包括诊断上通过询问病史和眼震检查明确耳石位置,治疗以复位为主、药物为辅;生活上要改善习惯、适度运动、注意安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复位要轻柔、控制基础疾病,孕妇尽量手法复位、避免用影响胎儿的药物,儿童要采用适合的复位方法并保证休息。
一、耳石症导致晕乎乎的原因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这种眩晕感可能会让患者总感觉晕乎乎的,而且眩晕一般较为强烈且突发突止,持续时间较短,不超过1分钟。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眼震、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影响耳石症症状的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
年轻人:年轻人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耳石症发作时可能症状相对典型,以突然发作的眩晕为主。在治疗方面,复位治疗后恢复可能较快。但如果年轻人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可能会影响耳石症的恢复,导致晕乎乎的感觉持续时间延长。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与耳石症相互影响。耳石症发作时,除了眩晕症状外,还可能因为基础疾病的存在而加重不适。而且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耳石复位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晕乎乎的感觉可能会持续较久,同时在复位过程中发生跌倒等意外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2.性别因素
目前研究表明,女性患耳石症的比例相对较高。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会影响内耳的生理功能,从而增加耳石症的发病风险或加重症状。例如,孕期女性由于身体负担加重,平衡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耳石症发作时晕乎乎的感觉可能会更加明显,且在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和复位操作对胎儿的影响。
3.生活方式
长期不良姿势:长期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等不良姿势,可能会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影响内耳的血液循环,从而诱发耳石症或加重症状。患者可能会经常感觉晕乎乎的,尤其是在突然改变头位时。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使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下降,增加耳石症的发病几率。而且运动不足可能会导致身体代谢减慢,内耳的营养供应可能受到影响,不利于耳石症的恢复。
睡眠不足和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和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内耳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耳石症更容易发作,且发作后晕乎乎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更久。
4.病史
有耳部疾病史:如梅尼埃病、突发性聋、中耳炎等耳部疾病,可能会破坏内耳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耳石症的发病风险。这些患者在患耳石症后,晕乎乎的症状可能会更加复杂,治疗也相对困难。
有头部外伤史:头部外伤可能会直接导致耳石脱离,引发耳石症。而且头部外伤可能还会合并其他脑部损伤,进一步加重眩晕等不适症状。
三、应对措施
1.诊断和治疗
诊断: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眼震检查等方法来诊断耳石症。明确耳石所在的半规管位置,对于后续的复位治疗非常重要。
复位治疗:复位治疗是耳石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机器复位。通过特定的头位变换,将耳石归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缓解症状。复位治疗后,患者可能仍会有晕乎乎的感觉,这是因为内耳的功能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
药物辅助治疗:对于复位后仍有头晕、平衡障碍等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改善内耳循环、缓解头晕的药物。
2.生活调整
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减少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的时间,定时活动颈部,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
注意安全:在耳石症发作期间,患者应避免登高、驾车等危险行为,防止因眩晕而发生意外。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需要家人的陪伴和照顾。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在进行复位治疗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过度刺激。复位后要注意休息,家人要加强护理,防止老人跌倒。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
孕妇:孕妇患耳石症后,应尽量采用手法复位,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在复位过程中,要注意孕妇的舒适度和安全。同时,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
儿童:儿童患耳石症相对较少,但也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治疗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复位方法,动作要轻柔。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避免孩子剧烈运动,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