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未完全明确、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独立疾病,约占高血压患者90%以上。诊断需综合血压测量(包括诊室、家庭、动态血压测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通过病史采集和相关检查,如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并考虑不同人群(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妊娠期女性)原发性高血压诊断的特殊情况,综合多方面因素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才可明确诊断。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定义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独立疾病,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二、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依据
(一)血压测量
1.诊室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的常用方法。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这里的非同日是指每次测量时间间隔大于1周。例如,患者第一次测量血压为收缩压145mmHg,舒张压95mmHg,间隔3天后再次测量收缩压142mmHg,舒张压92mmHg,又间隔5天后测量收缩压143mmHg,舒张压93mmHg,非同日三次测量均达到上述标准则需考虑原发性高血压可能。
2.家庭血压监测:对于诊断高血压也有重要价值。一般来说,家庭血压测量值低于诊室血压,家庭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时,考虑可能存在高血压。而且家庭血压监测可以更好地避免白大衣高血压(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升高,而在家中测量时正常的现象)的干扰。比如,有些患者在医院看到医生比较紧张,导致诊室血压升高,但在家中放松状态下测量血压正常,此时通过家庭血压监测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血压情况。
3.动态血压监测:能提供24小时内的血压波动情况。正常动态血压的标准为24小时平均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白昼平均收缩压<135mmHg,舒张压<85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70mmHg。如果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24小时平均血压、白昼或夜间血压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则有助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例如,某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显示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为145mmHg,舒张压为95mmHg,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结合其他情况可考虑原发性高血压。
(二)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病史采集:询问患者是否有继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线索,如是否有肾脏疾病病史(如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这类患者可能因肾脏功能异常导致血压升高;是否有肾上腺疾病史(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嗜铬细胞瘤患者往往会有阵发性血压升高,伴有头痛、心悸、多汗等症状;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史(如主动脉缩窄等),主动脉缩窄可导致上肢血压升高,下肢血压降低等。
2.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如血钾、血肌酐、尿素氮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血钾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常规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可升高。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醛固酮水平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降低。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查肾脏形态、肾上腺情况等,对于肾脏疾病、肾上腺疾病的诊断有帮助;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肾脏、肾上腺、血管等结构,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如主动脉缩窄在CT或MRI上可显示主动脉局部狭窄等情况。
三、不同人群原发性高血压诊断的特殊考虑
(一)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相对少见,但也需关注。对于儿童,血压测量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采用相应的正常参考值。一般来说,学龄儿童收缩压正常范围在90-110mmHg,舒张压在60-75mmHg左右。如果儿童血压持续高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参考值的95百分位,就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为原发性高血压。同时,要考虑儿童的生活方式因素,如是否存在过度肥胖、缺乏运动、高盐饮食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与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例如,肥胖儿童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因为肥胖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引起胰岛素抵抗等,进而影响血压调节。
(二)老年人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较为常见。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波动相对较大。在诊断时,要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如是否合并慢性肺部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同时,老年人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血压的影响。比如,某些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影响血压,导致血压升高。而且老年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可能发生改变,正常的夜间血压下降现象可能不明显甚至消失,所以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中可能更具意义。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出现的高血压需要特别关注。妊娠期高血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妊娠与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疾病有时难以区分。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时,要考虑患者孕前就存在血压升高的情况,且在妊娠20周后血压持续升高,同时要排除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相关并发症。例如,孕前血压正常,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升高≥140/90mmHg,产后12周血压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可能为妊娠期高血压;而如果患者孕前就有血压升高病史,妊娠后血压持续升高,则更倾向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妊娠。
总之,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综合血压测量结果、病史采集以及相关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才能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