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血压低怎么回事
肝癌患者血压低有肿瘤消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非治疗因素,及介入治疗、药物、手术等治疗因素,还有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其他因素;针对此需监测生命体征,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监测老年患者、鼓励适当活动等,介入治疗后观察及处理,药物使用时监测血压,手术前后处理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来应对血压低情况。
1.肿瘤消耗因素:肝癌属于消耗性疾病,肿瘤生长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机体营养物质,导致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变差,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缺乏,可引起低蛋白血症,进而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引发血压降低。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具体数据因研究而异)的肝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从而与血压低相关。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肝癌患者本身血管弹性下降,调节血压的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肿瘤消耗等因素,更容易出现血压低的情况。例如,老年肝癌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如动脉硬化等,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和血压维持。
生活方式影响:若肝癌患者本身存在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身体的虚弱状态,导致血压难以维持在正常水平。长期卧床会使静脉回流相对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从而引起血压下降。
病史相关影响: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病史的肝癌患者,其心血管系统的储备功能和调节功能本就相对较弱,在肝癌病情影响下,更易出现血压低的情况。比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发生肝癌后,由于病情变化等因素,可能血压调控失衡而出现低血压。
2.治疗相关因素
介入治疗影响:肝癌患者常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等介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血管损伤、对比剂反应等情况,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压下降。部分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可能出现血管痉挛,使外周阻力改变,进而影响血压。
药物副作用:肝癌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某些药物可能有导致血压降低的副作用。例如,一些化疗药物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引起血压下降。不同的化疗药物其对血压的影响机制不同,有的可能通过影响心肌收缩力,有的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张力等途径导致血压降低。
手术相关因素:若肝癌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可能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但也可能导致出血、体液丢失等情况。如果术中出血较多,术后失血未得到及时补充,就会使血容量不足,从而引发血压低。术后患者可能存在疼痛等不适,也会对血压产生一定影响,疼痛刺激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暂时降低等,进而引起血压下降。
3.其他因素
感染因素:肝癌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严重感染时,病原体释放的毒素等物质会引起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导致血压下降。例如,肝癌患者并发腹腔感染等情况时,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低、心率加快等一系列症状。
水电解质紊乱:肝癌患者可能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血钾水平异常会影响心肌的电生理活动和心脏的收缩功能,进而影响血压。当血钾过低时,心肌兴奋性增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同时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引起血压降低。
针对肝癌患者血压低的观察与应对
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肝癌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定时测量血压,观察血压的变化趋势。如果发现血压持续下降或伴有心率异常等情况,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处理。例如,每1-2小时测量一次血压,同时记录心率、呼吸频率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年龄相关注意事项:对于老年肝癌患者,监测时要更加细致和频繁。因为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衰退,血压波动可能更为明显。要注意观察老年患者在血压低时是否伴有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加重的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
生活方式相关应对:鼓励肝癌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协助其定期翻身、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要保证患者合理的营养摄入,改善低蛋白血症等情况,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病史相关应对: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病史的肝癌患者,除了监测血压外,还要关注其基础疾病的相关指标。例如,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胸痛等心肌缺血的表现,以便综合判断病情。
2.治疗相关处理
介入治疗后处理:对于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后要密切观察血压等情况。如果出现血压低,要评估是否存在出血等并发症,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如超声等,以明确原因。同时,要注意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输入生理盐水等液体。
药物相关观察:在使用可能导致血压降低的药物治疗肝癌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及时与医生沟通,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手术相关处理:对于术后出现血压低的肝癌患者,要检查伤口是否有出血等情况。如果是失血导致的血压低,要及时补充血液制品等。同时,要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必要时使用止痛药物,以稳定患者的血压。
3.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应对
感染应对:对于怀疑有感染的肝癌患者,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培养等,以明确感染病原体。根据感染情况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同时,要注意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有助于控制感染和改善血压低的情况。
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对于存在水电解质紊乱的肝癌患者,要根据具体的紊乱类型进行纠正。如低钾血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钾离子,但要注意补钾的速度和剂量等。通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改善血压低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