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演变而来,病因包括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和自身免疫因素,病理类型有增生型、纤维型、隐窝型,临床表现有局部的反复咽痛、异物感、口臭及全身的消化不良、低热等,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需与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扁桃体肿瘤鉴别,治疗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预防要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诱因、积极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一、病因
1.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时,隐窝内上皮坏死,细菌及炎性渗出物聚集其中,隐窝引流不畅,导致病原体持续存留,易反复引发炎症,逐渐演变为慢性扁桃体炎,儿童及青少年相对更易因急性扁桃体炎未得到彻底治疗而发展为慢性,这与该年龄段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有关。
2.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过程。当扁桃体隐窝内的病原体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长期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扁桃体组织的慢性炎症损伤。
二、病理类型
1.增生型:扁桃体淋巴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增多,扁桃体肥大,多见于儿童。儿童时期免疫系统活跃,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易出现增生情况,与儿童自身免疫功能发育特点相关。
2.纤维型:扁桃体淋巴组织纤维化,扁桃体缩小,多见于成人。成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趋于稳定,免疫反应相对较平稳,可能出现纤维型改变。
3.隐窝型:扁桃体隐窝内有大量脱落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及细菌聚集形成脓栓或隐窝口因炎症瘢痕粘连,内容物不能排出,形成囊肿或小脓肿。此类型与隐窝引流不畅密切相关,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但具体机制与各年龄段的扁桃体结构及功能状态有关。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反复咽痛:间断发作咽痛,疼痛程度一般不如急性扁桃体炎剧烈,可为隐痛、胀痛等,常因受凉、劳累等诱因发作,儿童可能因表述不清仅表现为不爱说话、食欲下降等。
异物感:患者自觉扁桃体部位有异物感,尤其在吞咽时较明显,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刺激性咳嗽。
口臭:由于隐窝内细菌及脓栓发酵,产生臭味,导致口臭,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但儿童可能因口腔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外臭的感知。
2.全身症状
消化不良:因扁桃体隐窝内细菌及其毒素被吸收,可引起全身反应,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化系统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受影响。
低热: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成人及儿童都可能出现,但儿童体温调节中枢相对不稳定,低热时更需关注护理。
其他:还可能出现乏力、头痛、关节痛等全身不适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全身症状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及基础健康状况有所不同。
四、诊断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史,了解发作频率、每次发作的治疗情况等,儿童患者需询问家长关于其发热、咽痛等相关病史及日常健康状况。
2.体格检查
扁桃体检查:观察扁桃体大小、颜色、表面情况等,增生型者扁桃体肿大,表面可见淋巴滤泡;纤维型者扁桃体缩小,表面有瘢痕;隐窝型者可见隐窝口有脓栓或瘢痕粘连。
颈部淋巴结检查:常可触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下颌角处淋巴结,儿童颈部淋巴结相对较丰富,检查时需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相鉴别。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儿童血常规变化特点需结合其年龄正常范围来判断。
链球菌检测: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链球菌相关检测,如咽拭子培养等,以明确是否存在链球菌感染及持续状态。
五、鉴别诊断
1.扁桃体生理性肥大:多见于儿童,扁桃体增大,但表面光滑,无反复炎症发作史,无明显咽痛、异物感等症状,与慢性扁桃体炎可通过病史及临床表现相鉴别。
2.扁桃体肿瘤:少见,多表现为单侧扁桃体迅速增大,表面不光滑,可有溃疡等改变,通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与慢性扁桃体炎的缓慢病程及典型炎症表现不同。
六、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增强免疫力:鼓励患者适当锻炼,合理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儿童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及规律的作息,以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完善,增强对疾病的抵御能力。
局部治疗: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等,清洁口腔,抑制细菌生长,儿童使用含漱液时需注意防止误咽。
抗生素治疗:在急性发作期,根据病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儿童用药需尤其注意药物选择及剂量等问题,优先考虑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如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及吞咽;反复急性发作,每年发作4-5次及以上;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等。儿童手术需综合考虑其年龄、全身状况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谨慎选择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扁桃体摘除术,可采用剥离法或挤切法等,术后需注意创面护理,儿童术后需特别关注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护理。
七、预防
1.保持口腔清洁:教育儿童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成人也应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扁桃体炎的发生风险。
2.避免诱因: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尤其是儿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急性扁桃体炎的发作,从而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生。
3.积极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一旦发生急性扁桃体炎,应及时、彻底治疗,遵循医嘱足疗程用药,防止演变为慢性扁桃体炎,儿童患者家长更需重视,积极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