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炎与中耳炎区别
鼓膜炎与中耳炎在病变部位、病因、症状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原则上有区别。病变部位上鼓膜炎主要在鼓膜,中耳炎涉及中耳腔;病因方面鼓膜炎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中耳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蔓延及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引起;症状表现上鼓膜炎急性起病耳痛剧烈等,中耳炎各类型症状有差异;检查方法包括耳部查体、实验室检查、听力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原则根据类型不同,病毒感染性鼓膜炎对症治疗等,中耳炎各类型有相应的改善通气引流、控制感染、清除病灶等治疗措施。
一、病变部位
鼓膜炎:病变主要位于鼓膜。鼓膜是位于外耳道深部的一层薄膜,鼓膜炎是鼓膜本身的炎症,可分为急性鼓膜炎和慢性鼓膜炎等。例如急性大疱性鼓膜炎,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鼓膜上出现疱疹等病变。
中耳炎:病变部位涉及中耳腔,包括鼓室、鼓窦、乳突气房等结构。中耳炎可分为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中耳腔出现积液,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则是中耳腔的化脓性炎症,可伴有鼓膜穿孔等情况。
二、病因
鼓膜炎:
感染性因素: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如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可引起相关鼓膜炎。例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时,除了可能在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疱疹外,也可能累及鼓膜导致鼓膜炎。此外,细菌感染也可引发鼓膜炎,但相对病毒感染来说比例稍低。
非感染性因素:可能与外伤、物理化学刺激等有关。比如耳部受到强烈的气压变化,或者耳部接触了某些刺激性的化学物质等,都可能导致鼓膜炎。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由于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因病毒感染引发鼓膜炎;而成年人可能因耳部外伤等因素导致鼓膜炎。
中耳炎:
感染性因素:多由上呼吸道感染蔓延所致,细菌或病毒可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炎症。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例如儿童的咽鼓管相对短、宽、直,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更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其他因素:咽鼓管功能障碍也是引起中耳炎的重要原因,如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等可堵塞咽鼓管,影响中耳的通气和引流,从而引发中耳炎。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中,儿童由于腺样体相对较发达,更容易出现咽鼓管堵塞相关的中耳炎;而成年人可能因鼻咽部病变等导致中耳炎。
三、症状表现
鼓膜炎:
急性鼓膜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耳痛,疼痛较为剧烈,可呈刺痛或跳痛,部分患者可伴有听力减退、耳鸣等症状。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大疱性鼓膜炎,还可能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儿童患急性鼓膜炎时,可能因表达不清而表现为哭闹不安、抓耳等行为。
慢性鼓膜炎:症状相对较轻,可表现为耳部不适、瘙痒、少量分泌物等。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慢性鼓膜炎相对较少见,成年人可能因长期耳部刺激等因素导致慢性鼓膜炎。
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症状为听力下降、耳闷胀感,儿童可能表现为对声音反应迟钝、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一般疼痛症状不明显,但部分儿童可能有轻微耳痛。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起病较急,有明显的耳痛,可为搏动性跳痛,还可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儿童全身症状往往较成年人更明显,可出现高热、惊厥等。随着病情发展,鼓膜穿孔后可流出脓液,疼痛可有所缓解。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长期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影响听力发育,成年人则可能因长期流脓等影响生活质量。
四、检查方法
鼓膜炎:
耳部查体:通过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疱疹(如急性大疱性鼓膜炎)、增厚等病变。对于儿童进行耳镜检查时需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引起的鼓膜炎可能在血液检查中发现病毒相关标志物等,如疱疹病毒感染时可检测相关抗体等。
中耳炎:
耳部查体:耳镜检查可见中耳腔的病变,分泌性中耳炎可表现为鼓膜内陷、积液(透过鼓膜可见液平面);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见鼓膜充血、穿孔,有脓液流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见鼓膜穿孔、中耳腔有肉芽或息肉等。对于儿童检查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准确。
听力检查:分泌性中耳炎可出现传导性听力下降,通过纯音测听等检查可明确听力损失情况。儿童听力检查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下,采用儿童能配合的检查方法,如游戏测听等。
影像学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中耳炎情况,如怀疑有乳突炎等,可进行颞骨CT检查,了解中耳、乳突等结构的病变情况。
五、治疗原则
鼓膜炎:
病毒感染性鼓膜炎: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止痛药物缓解耳痛等。对于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鼓膜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儿童患者使用药物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剂型等。
非感染性鼓膜炎:需去除刺激因素,如避免耳部再次接触刺激性物质等。
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主要是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咽部黏膜水肿,促进咽鼓管通畅。儿童患者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可根据情况进行鼓膜穿刺抽液等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需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鼓膜穿孔后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控制感染、清除病灶、修复鼓膜等。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鼓膜修补术、乳突根治术等。儿童患者进行手术时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