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什么病怎么治
胰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胰腺炎病因有胆石症与胆道疾病、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病因有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胆道疾病等,治疗有内科治疗(病因治疗、镇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治疗、糖尿病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胰腺炎是什么病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慢性胰腺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导致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的损害。
(一)急性胰腺炎病因
1.胆石症与胆道疾病:胆道结石向下移动过程中,可阻塞胆总管末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胆汁反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引发急性胰腺炎,这在女性中相对常见,可能与女性胆道解剖结构及激素等因素有关,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中年人群。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胆道结石形成风险,进而诱发急性胰腺炎。有胆道疾病病史者患病风险更高。
2.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酒精可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液,同时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和胰管梗阻,暴饮暴食使短时间内大量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引起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增高,导致急性胰腺炎。年轻人中因社交等原因大量饮酒及暴饮暴食导致发病的情况较常见,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几率。
3.胰管阻塞:胰管结石、蛔虫、狭窄、肿瘤等可引起胰管阻塞,胰管内压力过高,使胰管小分支和胰腺腺泡破裂,胰液外溢至间质引起急性胰腺炎,不同年龄因不同病因导致胰管阻塞的情况有所差异,有胰管相关基础疾病者风险更高。
4.手术与创伤:腹腔手术、腹部钝挫伤等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胰腺组织,引起胰腺炎,如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胰腺炎的风险相对较高,不同年龄患者因手术创伤等情况不同,术后需密切监测。
5.内分泌与代谢障碍:高钙血症可促进胰酶分泌,诱发胰管钙化、结石形成,引发胰腺炎;高脂血症可使胰液内脂质沉着,导致胰腺炎,在有代谢性疾病基础的人群中更易发生,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脂血症等情况时易诱发胰腺炎。
(二)慢性胰腺炎病因
1.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急性胰腺炎多次发作后,胰腺组织修复不完全,逐渐发展为慢性胰腺炎,有急性胰腺炎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病情反复者患病风险高,不同年龄患者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后进展为慢性胰腺炎的几率不同,儿童急性胰腺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反复发作也需重视。
2.胆道疾病:与急性胰腺炎类似,胆道结石等疾病长期存在可导致胰管梗阻等情况,进而引发慢性胰腺炎,女性胆道疾病患者发生慢性胰腺炎风险可能相对需关注。
3.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饮酒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导致胰腺纤维化等病变,长期饮酒者,尤其是年龄较大、饮酒年限长的人群患病风险高。
4.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基因缺陷可导致胰腺分泌异常等,引发慢性胰腺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需格外注意,不同年龄遗传因素影响程度不同,但家族中有相关病史者应重视胰腺健康监测。
二、胰腺炎怎么治
(一)急性胰腺炎治疗
1.一般治疗
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等,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需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各年龄段患者均需严格监护,儿童因病情变化较快更需精细监测。
禁食、胃肠减压:通过禁食和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减轻腹胀等症状,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需根据病情进行禁食和胃肠减压操作,儿童患者需注意胃肠减压管的护理等。
补液、防治休克:迅速补充液体及电解质,维持有效血容量,防治休克,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电解质情况等进行个体化补液,不同年龄患者补液量等需调整,如儿童需考虑其生理特点调整补液速度和量。
2.药物治疗
抑制胰液分泌:常用药物有抑酸剂等,可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液分泌,如质子泵抑制剂等,各类患者均可使用,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抑制胰酶活性: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可抑制胰酶合成,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作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使用剂量等需遵医嘱调整。
3.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在适当时机可采用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等进行治疗,解除胆道梗阻等情况,适用于符合内镜治疗指征的患者,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和时机。
4.手术治疗:对于胰腺坏死感染、胰腺脓肿等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坏死组织清除术等,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是否手术及手术方式,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和预后不同。
(二)慢性胰腺炎治疗
1.内科治疗
病因治疗:如戒酒、积极治疗胆道疾病等,针对病因进行处理是关键,有酒精相关因素者必须严格戒酒,有胆道疾病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不同年龄患者病因治疗措施需结合自身情况调整,如儿童慢性胰腺炎需排查特殊病因。
镇痛:使用合适的镇痛药物缓解腹痛症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镇痛药物,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等,儿童患者镇痛需谨慎选择药物及剂量。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治疗:补充胰酶制剂,帮助消化,改善患者消化功能,需根据患者消化情况调整胰酶制剂剂量,不同年龄患者对胰酶制剂的耐受性等不同。
糖尿病治疗:若出现糖尿病并发症,需进行相应的降糖治疗,如使用胰岛素等,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关注患者血糖波动及并发症情况。
2.手术治疗:对于胰管狭窄、胰腺假性囊肿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胰管引流术、囊肿内引流或外引流术等,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手术方式,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和预后差异需综合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