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是怎么回事
皮肤病是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结构、功能受影响引发的疾病统称,有感染性、过敏性、自身免疫性等常见类型及相应病因,有皮肤损害、瘙痒、疼痛等常见症状,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预防要保持皮肤清洁保湿、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环境因素,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皮肤病的定义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的统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分泌排泄等多种功能,当皮肤及附属器官的结构、功能受到影响时就可能引发皮肤病。
二、皮肤病的常见类型及病因
(一)感染性皮肤病
1.细菌感染相关:如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高温、潮湿环境等因素易促进其发生,儿童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等因素较易罹患,在集体生活环境中传播风险较高。
2.病毒感染相关:常见的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和带状疱疹,水痘多见于儿童,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引起寻常疣、扁平疣等,外伤或皮肤破损等情况易增加感染风险。
3.真菌感染相关:如体癣、股癣等,多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温暖潮湿的环境、多汗、与患者共用衣物或毛巾等都可能诱发,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夏季等多汗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
(二)过敏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如化妆品、某些植物、金属饰品等,不同个体因接触物质不同而发病,有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接触过敏原后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皮肤红斑、肿胀、瘙痒等症状。
2.荨麻疹:通常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病因复杂,可能与食物(如鱼虾、蛋类等)、药物、感染、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等)等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时皮肤会突然出现风团,伴有剧烈瘙痒。
(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1.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涉及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异常,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此外,感染、精神紧张、外伤等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病情,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病情容易反复。
2.红斑狼疮:包括皮肤型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介导的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环境(如紫外线照射)、雌激素等因素与发病相关,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三、皮肤病的常见症状
1.皮肤损害:包括皮疹,如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结节、斑块等。例如,湿疹常表现为多形性皮疹,有红斑、丘疹、水疱等,急性期还可能出现渗出;天疱疮会出现水疱、大疱等。
2.瘙痒:很多皮肤病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如过敏性皮肤病中的荨麻疹、湿疹等,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剧烈的瘙痒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搔抓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等进一步加重病情。
3.疼痛:某些皮肤病会引起疼痛,如带状疱疹在出疹前或出疹时可能有神经痛,皮肤感染伴有脓肿形成时也可能出现疼痛等症状。
四、皮肤病的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发病的时间、症状出现的顺序、病情的发展变化、既往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例如,询问银屑病患者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患者,接触性皮炎患者是否有接触可疑过敏原的经历等。
2.体格检查:全面检查皮肤损害的部位、形态、大小、颜色等情况,同时检查皮肤附属器官如毛发、指甲等的状况。比如检查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时观察皮肤损害的边界是否清楚、有无鳞屑等。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真菌镜检及培养、斑贴试验、自身抗体检测等。血常规可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等情况;真菌镜检及培养用于确诊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斑贴试验用于寻找接触性皮炎的过敏原;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皮肤病的预防及注意事项
(一)预防方面
1.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皮肤,但要避免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例如,正常人群可每天用清水或合适的沐浴露清洁皮肤,尤其要注意皮肤褶皱部位的清洁。
2.注意皮肤保湿:干燥的皮肤容易发生皮肤病,所以要根据季节和皮肤状况使用合适的保湿护肤品。如冬季气候干燥,可使用滋润度较高的身体乳等保持皮肤水分。
3.避免接触过敏原:有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明确对某种化妆品过敏,则应避免使用该化妆品;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或采取防护措施等。
4.注意环境因素: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尘螨、霉菌等的滋生;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减少感染性皮肤病的发生风险。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角质层薄,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患皮肤病。要注意给儿童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避免让儿童接触尖锐物品以免造成皮肤外伤引发感染等;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幼儿园等,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预防感染性皮肤病的传播。
2.老年人:老年人皮肤萎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等问题。要注意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等;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因为一些基础疾病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皮肤病。
3.女性:女性使用化妆品、护肤品较多,要注意选择质量可靠、适合自己肤质的产品,避免因化妆品使用不当引起接触性皮炎等;女性在月经周期、孕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皮肤状态,要注意皮肤的护理和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