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什么病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肝门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慢性等阻塞致血流受阻、压力增高,周围形成侧支循环,有先天性和后天性病因,临床表现有门静脉高压相关表现及原发病相关表现,诊断靠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分针对原发病和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指肝门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慢性、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后,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为了改善血液循环,门静脉周围形成大量侧支循环或阻塞后的再通,在肝门部形成肉眼可见的细小迂曲的血管丛,在影像学上类似海绵状结构。
二、病因
1.先天性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先天性门静脉发育异常,如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的狭窄、闭锁等,这在儿童患者中相对常见,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形成障碍有关,不同性别在先天性病因导致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上无明显差异,主要与胚胎发育的个体差异相关。
2.后天性因素
炎症性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炎,如胰腺炎、胆管炎等炎症累及门静脉,可导致门静脉管壁的炎性病变,进而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例如,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胰周组织炎症蔓延至门静脉周围,引发门静脉的炎症性改变,这种情况在有胰腺炎病史的人群中发生率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上长期酗酒、高脂饮食等可能增加胰腺炎发生风险,从而间接增加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患病几率。
血栓形成:门静脉内血栓形成是较为常见的后天性病因,如外伤、血液高凝状态等情况可导致门静脉内血栓形成,进而引起门静脉阻塞。血液高凝状态可见于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避孕药可影响凝血机制,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此外,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细胞释放促凝物质等原因,也易出现血液高凝,进而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增加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发生可能。
三、临床表现
1.门静脉高压相关表现
脾大: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脾脏回流受阻,导致脾脏淤血肿大,可通过腹部触诊或超声检查发现脾脏增大。在儿童患者中,脾大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脾脏肿大可能导致脾功能亢进,进而影响血细胞的破坏和代谢等。
腹水:当门静脉高压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导致腹腔内液体潴留形成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对于有腹水的患者,生活质量会受到明显影响,活动会受到限制,而且腹水容易引发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的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静脉迂曲扩张,严重时可出现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这是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尤其在老年患者中,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出血风险更高。
2.原发病相关表现:如果是由炎症性疾病引起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可能伴有原发病的相应表现,如胆管炎患者可能出现腹痛、黄疸等表现;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筛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常用方法,可发现门静脉主干及分支的异常,如管腔是否存在狭窄、闭塞,以及门静脉周围是否有迂曲的血管团形成。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对于儿童患者较为适用,因为儿童相对配合度较低,超声检查相对更容易进行操作。
CT血管造影(CTA):能够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的形态,明确门静脉阻塞的部位、范围以及侧支循环的情况。通过CTA可以更精准地评估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门静脉系统的显示效果与CTA类似,而且具有无辐射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对辐射较为敏感的人群,如儿童和育龄期女性等。
2.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肝功能以及有无出血等情况,如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可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细胞减少等情况。
五、治疗原则
1.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果是由炎症性疾病引起,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针对胆管炎给予抗感染等治疗,针对胰腺炎给予抑制胰酶分泌、禁食等治疗。
2.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可采用内镜下套扎术、硬化剂注射等方法进行止血治疗;对于出血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如门体分流术等,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腹水的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如老年患者肾功能相对较弱,使用利尿剂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腹腔穿刺放腹水等治疗措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在影像学检查方面,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对于CTA和MRA的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上,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的使用需要更加谨慎,尽量优先选择非药物的保守治疗方法,如针对原发病的积极治疗等。在并发症的处理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对于儿童的危害更大,需要更加及时、谨慎地处理。
2.老年患者:老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检查方法的选择,同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治疗上,对于手术治疗的耐受性较差,需要更加权衡手术的利弊。在处理并发症时,如腹水的治疗,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平衡等情况,因为老年患者的电解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3.女性患者:对于有口服避孕药史的女性患者,需要了解口服避孕药与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之间的关系,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询问相关病史,调整避孕方式等。在治疗用药方面,要考虑药物对女性内分泌等方面的影响,如某些利尿剂可能会影响女性的水盐代谢和内分泌平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