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方式、术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术前需评估患者并做准备工作;手术方式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黏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术后要进行鼻腔护理、观察症状并处理、注意饮食与生活;还需预防鼻腔粘连、鼻腔干燥、出血等并发症。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鼻部疾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需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基础健康状况。儿童患者要考虑其配合度和自身的生理特点,如鼻腔相对狭窄等情况;成年患者则要考虑整体的身体状况对手术耐受性的影响。例如,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患者,术前需控制过敏症状,以减少术中及术后鼻腔黏膜的反应。
进行全面的鼻部检查,包括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以明确鼻甲肥大的程度、范围等情况。同时,可能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鼻部CT等,来更清晰地了解鼻腔结构,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术前准备工作
患者需剪鼻毛,清洁鼻腔,以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术前还需停用一些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对于女性患者,要避开月经期,因为经期凝血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增加手术出血的风险。
二、手术方式
1.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下鼻甲肥大较明显,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操作过程: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用鼻镜充分暴露下鼻甲,然后使用手术刀或电动切割器等设备,将部分肥大的下鼻甲组织切除。切除的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确控制,以在改善鼻甲肥大症状的同时,尽量保留正常的鼻甲黏膜组织,减少对鼻腔功能的影响。例如,切除量一般控制在不超过下鼻甲的1/3,以避免出现术后鼻腔干燥、鼻腔粘连等并发症。
2.下鼻甲黏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适用情况:对于轻、中度下鼻甲肥大患者较为适用。
操作过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等离子刀头作用于下鼻甲黏膜下组织,利用低温等离子的能量使组织蛋白凝固、消融,从而缩小鼻甲体积。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等离子刀头的温度和作用范围,确保在消融肥大组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例如,通过调节等离子设备的参数,使消融深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在黏膜下2-3mm左右,以达到理想的鼻甲缩小效果。
3.下鼻甲骨折外移术
适用情况:主要适用于下鼻甲肥大但骨质增生不明显的患者。
操作过程:局部麻醉后,用特殊的器械将下鼻甲骨折并向外移位,从而扩大鼻腔通气空间。这种手术方式相对简单,对鼻腔黏膜的损伤较小,术后鼻腔的生理功能恢复较快。在操作时,需要准确把握骨折的部位和移位的程度,确保鼻腔通气得到有效改善,同时避免因移位不当导致鼻腔粘连等并发症。例如,将下鼻甲骨折后向外移位约2-3mm,以保证鼻腔有足够的通气空间。
三、术后护理
1.鼻腔护理
术后需放置鼻腔填塞物,起到压迫止血、支撑鼻腔等作用。一般填塞物会在术后1-2天取出。在填塞物放置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鼻腔出血情况,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患者用力擤鼻等动作。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安抚,防止其因不适而自行拉扯填塞物。
取出填塞物后,可使用鼻腔冲洗器进行鼻腔冲洗,一般术后2-3天开始。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的鼻腔冲洗液进行冲洗,每日1-2次,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血痂等,促进鼻腔黏膜的恢复。冲洗时要注意控制水流速度和压力,避免对鼻腔黏膜造成过度刺激。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在家长或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进行鼻腔冲洗。
2.症状观察与处理
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鼻腔通气情况、有无头痛、鼻腔出血等症状。如果出现鼻腔出血,要根据出血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局部压迫止血等。对于头痛症状,要分析原因,可能与鼻腔通气改善后颅内压力变化等有关,一般会随着术后恢复逐渐缓解。如果头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进一步检查。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更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是否有异常哭闹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3.饮食与生活注意事项
术后患者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鼻腔黏膜,影响恢复。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鼻腔黏膜的修复。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2周内避免弯腰、低头等动作,防止鼻腔出血。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其充足的睡眠,减少活动量,家长要协助做好日常护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四、术后并发症及预防
1.鼻腔粘连
发生原因:主要与手术操作中鼻腔黏膜损伤较大、术后鼻腔护理不当等有关。例如,手术中切除组织过多或术后鼻腔分泌物潴留等都可能导致鼻腔粘连。
预防措施:手术时要尽量保留正常鼻腔黏膜,精确控制切除或消融的范围。术后要按时进行鼻腔冲洗,保持鼻腔清洁,避免鼻腔分泌物干结。如果发现鼻腔有粘连倾向,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腔扩张器等进行预防。对于儿童患者,更要加强术后鼻腔护理,密切观察鼻腔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鼻腔干燥
发生原因:术后鼻腔黏膜的正常功能受到一定影响,腺体分泌减少等可导致鼻腔干燥。
预防措施:可使用鼻腔保湿剂,如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等,保持鼻腔黏膜湿润。同时,要保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避免其挖鼻等不良习惯,家长可以协助涂抹鼻腔保湿剂等。
3.出血
发生原因:术后鼻腔填塞物取出后,鼻腔黏膜创面可能会有少量出血,另外患者用力擤鼻、剧烈运动等也可能导致出血。
预防措施:术后要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避免用力擤鼻、剧烈运动等。密切观察鼻腔出血情况,一旦出现出血及时处理。对于儿童患者,要加强看护,防止其因不适而出现用力擤鼻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