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风湿痹症
风湿痹症是中医病症概念,涵盖多种与关节等相关疾病,外邪侵袭(风、寒、湿、热邪)和正气不足是病因病机,有关节及全身症状,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针灸推拿治疗,西医依具体疾病治疗,预防需注意生活起居、适度运动、饮食调理,调护包括病情观察、情志调护、康复护理,不同人群患痹症有不同特点。
一、风湿痹症的定义
风湿痹症是中医的一种病症概念,是指人体肌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导致气血闭阻不畅,出现以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其涵盖了多种与关节、肌肉、骨骼及周围软组织相关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二、病因病机
(一)外邪侵袭
1.风邪为主:风性善行数变,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邪侵袭人体,可使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如中医所说“行痹”,相当于现代医学中一些关节疼痛呈游走性的疾病,像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可能有类似表现。
2.寒邪为主:寒性凝滞收引,易使气血凝滞,经络闭阻。寒邪侵袭人体,可导致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烈,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加重,即“痛痹”,在一些寒冷地区或寒冷季节,骨关节炎患者受寒后症状加重的情况较为常见。
3.湿邪为主:湿性重浊黏滞,易阻遏气血运行,导致肢体关节沉重、酸痛,疼痛位置固定,病程缠绵难愈,即“着痹”,比如一些骨关节炎患者因居住环境潮湿等因素,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关节有沉重感。
4.热邪为主:热邪多由外感热邪,或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所致。热邪侵袭人体,可出现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等症状,即“热痹”,像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可能会有类似热痹的表现。
(二)正气不足
人体正气虚弱,卫外不固时,外邪易乘虚而入。例如,年老体衰者,正气渐亏,气血不足,腠理不密,易受外邪侵袭而发为风湿痹症;女性在产后、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机体正气相对不足,也较易罹患此类病症。
三、临床表现
1.关节症状
疼痛:不同类型的风湿痹症疼痛特点有所差异,行痹以游走性关节疼痛为主;痛痹为疼痛较剧烈,固定不移;着痹则是关节重着疼痛;热痹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
肿胀:关节局部可出现肿胀,严重时可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出现手指关节、腕关节等肿胀。
屈伸不利:由于关节疼痛、肿胀等原因,患者可出现关节屈伸困难,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上下楼梯困难、握拳不紧等。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如热痹患者常伴有发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精神萎靡等表现。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中医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发病季节、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例如,根据关节疼痛的特点、部位以及伴随症状等,区分风、寒、湿、热痹的不同证型。
2.西医诊断: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例,实验室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影像学检查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晚期可出现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破坏等。
(二)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一些以关节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相鉴别,如痛风。痛风患者常突发单个跖趾、跗、踝关节红肿剧痛,血尿酸水平升高,可与风湿痹症相鉴别;还需与反应性关节炎相鉴别,反应性关节炎多有前驱感染史等特点,可通过相关检查进行区分。
五、治疗原则
(一)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风痹:治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常用方剂如防风汤加减。
寒痹: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常用方剂如乌头汤加减。
湿痹:治以除湿通络,祛风散寒,常用方剂如薏苡仁汤加减。
热痹:治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常用方剂如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2.针灸推拿:针灸可选取局部穴位及远端穴位进行针刺,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推拿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如对关节疼痛、僵硬的部位进行适当的推拿按摩,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
(二)西医治疗
根据具体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可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等)、生物制剂等;骨关节炎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等)等。
六、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1.生活起居: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潮,尤其在季节交替、寒冷潮湿天气时,要及时增添衣物,保持居住环境干燥。
2.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可增强机体的正气,提高抗病能力,但要注意运动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3.饮食调理: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可适当多食用一些具有祛风除湿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山药、生姜等,但需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情进行合理选择。
(二)调护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等情况的变化,以及全身症状的改善或加重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2.情志调护:风湿痹症患者病程较长,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
3.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关节的屈伸活动等,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但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正确的锻炼加重病情。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风湿痹症的发生、发展及防治中各有特点。例如,老年人群由于机体机能衰退,更易受外邪侵袭且恢复相对较慢;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需更加注意自身防护;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居住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患风湿痹症的风险相对较高;有既往关节疾病史的人群要更加重视对关节的保护和病情监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