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由确定疾病或病因致血压升高,去除因素血压可恢复,常见继发因素有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多囊肾)、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诊断要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与原发性高血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有区别;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有各自继发性高血压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需重生长发育等,妊娠期女性要兼顾母婴,老年人需综合基础病等。
一、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继发因素,去除这些因素后,血压可恢复正常。
二、常见的继发因素及相关机制
(一)肾脏疾病
1.肾小球肾炎
机制:肾小球肾炎可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引起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得体内水和钠的排出减少,血容量增加,同时RAAS激活后,血管紧张素Ⅱ等物质增多,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压升高。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可患病,儿童患肾小球肾炎可能与感染等因素相关,成年人则可能由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无绝对的显著差异,但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病情况可能有一定特点。有肾脏疾病病史的人群更易发生继发性高血压。
2.多囊肾
机制: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肾脏内出现多个囊肿,囊肿压迫肾脏组织,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肾素分泌增加,RAAS系统激活,从而引发血压升高。多囊肾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需重点关注。
(二)内分泌疾病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机制: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醛固酮作用于肾脏,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进而引起血压升高。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患者常表现为高血压伴有低血钾等症状。有肾上腺相关疾病病史的人群需警惕。
2.嗜铬细胞瘤
机制:嗜铬细胞瘤主要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可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该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不同性别均可患病,有肾上腺髓质相关疾病家族史的人群风险相对较高。
(三)血管疾病
1.主动脉缩窄
机制:主动脉缩窄使得主动脉管腔狭窄,导致血液通过狭窄部位时阻力增大,近端血压升高,而远端血压降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家族史的人群需关注。
三、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要点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家族史、既往疾病史、用药史等。例如,询问是否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病史,是否有相关药物的使用史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病史采集重点有所不同,如年轻患者出现高血压需重点询问家族中是否有遗传性疾病史,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的人群需了解生活方式相关情况。
(二)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双侧上肢血压)、检查腹部是否有肿块、听诊血管杂音等。例如,主动脉缩窄患者可能在背部听到血管杂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能有低血钾相关的体征等。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检测血钾、血醛固酮、肾素、儿茶酚胺等指标。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醛固酮升高、肾素降低;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儿茶酚胺升高。
2.尿液检查
检查尿醛固酮、尿儿茶酚胺等。例如,嗜铬细胞瘤患者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升高。
3.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MRI等检查。超声可用于检查肾脏、肾上腺等结构;CT和MRI有助于发现肾上腺肿瘤等病变。不同年龄段和病情的患者影像学检查的选择和解读需综合考虑,如儿童患者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
四、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一)发病机制
原发性高血压是多种因素(如遗传、环境、神经内分泌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机制较为复杂且不明确;而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继发疾病或病因,如上述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血管疾病等导致血压升高。
(二)临床表现
继发性高血压可能有一些原发性高血压不具备的特点,例如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多为阵发性,可伴有头痛、心悸、多汗等症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除高血压外,常伴有低血钾相关表现,如乏力、肌肉无力等。
(三)治疗原则
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去除病因后血压可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而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控制血压,需长期治疗。
五、特殊人群的继发性高血压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继发性高血压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重视。儿童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与先天性疾病(如主动脉缩窄、先天性肾脏疾病等)关系密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影像学检查应尽量选择对儿童辐射小的方式,治疗原发疾病时要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
(二)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出现的高血压可能是继发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有一部分是由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或妊娠期新发的继发性高血压引起。需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在诊断和治疗时要考虑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如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需权衡辐射风险与诊断价值。
(三)老年人
老年人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与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肾动脉粥样硬化等)、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病变等)等相关。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时需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的影响,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要兼顾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避免因治疗继发性高血压而加重其他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