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神经性胃炎
神经性胃炎是由精神心理因素引发,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失衡和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调控异常,临床表现有胃部症状及伴随精神心理症状,诊断需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包括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辅助治疗,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神经性胃炎的定义
神经性胃炎是一种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胃部疾病。它是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影响了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从而导致胃部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病症。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神经性胃炎的困扰。
二、发病机制
1.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失衡
当人体处于精神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会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等途径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比如,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会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影响胃的排空,同时还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失调。
精神因素还会干扰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免疫系统对胃肠道的保护作用。长期的精神压力可使免疫功能紊乱,使得胃肠道黏膜的防御机制减弱,更容易受到损伤,引发胃炎相关的病理改变。
2.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控异常
大脑皮层与胃肠道之间存在着双向的神经联系。当大脑处于长期的紧张焦虑状态时,这种神经联系会出现功能失调。例如,边缘系统等脑区的异常活动会通过神经传导通路影响到胃肠道的神经调节中枢,导致胃肠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发生紊乱,表现为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胃炎相关症状。
三、临床表现
1.胃部症状
疼痛:患者常感到上腹部隐痛、胀痛或钝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在紧张焦虑时疼痛可能加重。例如,一些神经性胃炎患者在面临重要考试或工作考核等压力情境时,上腹部疼痛会明显加剧。
消化不良:表现为食欲不振、早饱、嗳气、反酸等症状。由于胃肠道运动功能受到影响,食物在胃内的消化和排空速度减慢,患者会感觉进食后腹部胀满不适,而且容易出现嗳气现象,部分患者还会有胃酸反流至食管的感觉,引起烧心等症状。
2.伴随精神心理症状
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如长期的焦虑情绪,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对未来缺乏信心;或者出现抑郁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我评价降低等。这些精神心理症状与胃部症状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例如,胃部的不适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而焦虑情绪的持续存在又会使胃部症状更加顽固。
四、诊断方法
1.详细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包括近期是否经历重大生活事件、长期的情绪变化情况、工作生活压力等。例如,了解患者是否在近期遭遇了失业、亲人离世等重大负性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发生后患者的情绪反应和胃部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等。
2.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上腹部,一般无明显的阳性体征,或者仅有上腹部轻度的压痛,但压痛程度往往不剧烈且无固定的压痛点,这与器质性胃炎可能存在较为固定的压痛部位不同。
3.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可能无明显异常,或者仅有轻度的充血、水肿等非特异性改变,这有助于排除其他器质性胃部疾病,如胃溃疡、胃癌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一般无特异性的异常改变,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类似胃部症状。例如,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通常在正常范围内,血生化中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也无明显异常。
五、治疗原则
1.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来缓解精神心理压力。例如,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学习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如放松训练、深呼吸等,从而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对胃肠道的影响。
心理支持治疗:医生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重视,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疾病和生活中的困难。对于儿童患者的神经性胃炎,家长的心理支持和家庭环境的调整尤为重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儿童患者的病情缓解。
2.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恢复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状态,对缓解神经性胃炎的症状有积极作用。
合理饮食:建议患者食用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冷、过热的食物。例如,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保持饮食的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饮食调整需要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患者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和食物的安全性。
3.药物辅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适当使用药物来缓解不适。如患者存在明显的胃酸分泌过多症状,可使用抑酸药物,但需严格遵循药物的使用原则,避免不恰当用药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谨慎使用药物,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只有在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才考虑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神经性胃炎往往与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避免给儿童过多的学习压力。在饮食方面,要保证儿童营养均衡,同时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食物。如果儿童出现胃部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的安全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患者
老年神经性胃炎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心理干预方面,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孤独感等情绪问题,通过与患者多交流、组织适当的社交活动等方式来缓解其精神压力。在生活方式调整上,要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当调整作息和饮食,如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可适当减少活动强度,但仍要保证基本的身体活动;饮食上要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在使用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